尼罗罗非鱼溃烂病的病理研究

被引:12
作者
蔡完其
黄琪琰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溃烂病; 病理; 变质性炎症; 愈合; 电泳; 同工酶; 肌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道了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越冬期间由嗜水产气单孢菌嗜水亚种(Aeromonas hydrophila subsp.hydrophila subsp.hydrophila)引起的溃烂病的病理研究结果。 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变质性炎症。病性部位皮肤炎性水肿、坏死、脱落。骨胳脱脱核肿大、移行、乃至坏死;肌纤维肿胀及坏死。肝细胞颗粒变性、脂肪变性。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胞浆内充满玻璃样小滴,使细胞界限不清,但胞核仍存在。病灶部位骨胳肌的愈合,是通过形成肉芽组织及再生进行修补,而表皮的愈合则是借助再生予以修补。与健康鱼相比,病鱼的生化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白肌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甘油-3-磷酸脱氢酶(α-GPDH)等同工酶的活性与含量均有显著变化,谱带减少,活性减弱或消失。肌蛋白量显著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7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几种罗非鱼乳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电泳研究 [J].
杨兴棋 ;
邓初夏 ;
陈宏溪 .
遗传学报, 1984, (02) :132-140
[2]  
组织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有琪 编, 1960
[3]  
病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山医学院 主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