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中两种重要线虫比较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沈伯葵
胡兹苓
包宏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
[2]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
[3] 南京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拟松材线虫; 交合伞; 酯酶带迁移率; 脂肪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和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被进一步证明是两个不同的种。除表现致病力差异外,形态上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特别是前者交合伞卵圆形,后者平截形;生理学试验表明二者不能交配产生后代;生物化学方面的差异是:酯酶凝胶电泳中松材线虫酯酶带3条,迁移率分别为0.42、0.45、0.49;而拟松材线虫只1条酯酶带,迁移率为0.65。二者脂肪酸总量、不饱和度、短链和长链脂肪酸含量都有明显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45 / 3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的形态诊断和致病性研究 [J].
程瑚瑞 ;
林茂松 ;
钱汝驹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2) :55-61
[2]   松树上线虫的鉴定 [J].
杨宝君 .
林业科学, 1985, (03) :305-309
[3]   南京黑松上发生的萎蔫线虫病 [J].
程瑚瑞 ;
林茂松 ;
黎伟强 ;
方中达 .
森林病虫通讯, 1983, (0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