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侵蚀产沙平衡研究进展

被引:6
作者
范昊明
蔡强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3]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4] 辽宁沈阳
[5] 北京
关键词
侵蚀产沙平衡; 研究现状; 未来发展;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04.02.014
中图分类号
TV141 [泥沙性质、泥沙来源];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介绍了国内外流域侵蚀产沙平衡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及国内外泥沙来源的主要研究方法 ;介绍了侵蚀泥沙的坡面~河道运移过程、坡面~河道耦合关系的研究现状 ;提出了当前河道泥沙存蓄与输移研究的主要问题 ,并分析了该领域目前研究的现状 ;对比分析了目前流域侵蚀产沙平衡研究中几个主要模型的适用范围与优缺点 ;提出了我国未来流域侵蚀产沙平衡研究中应注重发展的主要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粒度分析法”在小流域泥沙来源研究中的应用 [J].
王晓 .
水土保持研究, 2002, (03) :42-43
[2]   基于GIS的流域土壤侵蚀量估算指标模型方法——以嘉陵江上游西汉水流域为例 [J].
黄诗峰 ;
钟邵南 ;
徐美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2) :105-107+116
[3]   坡长对侵蚀产沙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 [J].
孔亚平 ;
张科利 ;
唐克丽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2) :17-20+24
[4]   黄河中游小流域坡沟侵蚀关系研究 [J].
陈浩 ;
王开章 .
地理研究, 1999, (04) :363-372
[5]   应用Cs研究小流域泥沙来源 [J].
杨明义 ;
田均良 ;
刘普灵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 (03) :49-53
[6]   河流沙洲发育的理论分析 [J].
高进 .
水利学报, 1999, (06) :3-5
[7]   黄河中游小流域的泥沙来源研究 [J].
陈浩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1) :20-27
[8]   黄河粗泥沙界限与中游多沙粗沙区区域研究 [J].
徐建华 ;
李雪梅 ;
张培德 ;
林银平 .
泥沙研究, 1998, (04) :38-48
[9]   坡面降雨侵蚀和径流侵蚀研究 [J].
郑粉莉 .
水土保持通报, 1998, (06) :20-24
[10]   黄土坡面沟蚀发生机理的水动力学试验研究 [J].
张科利 ;
钟德钰 .
泥沙研究, 1998, (03) :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