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典型地域条件下云量的对比分析

被引:14
作者
陈勇航 [1 ]
毛晓琴 [1 ]
黄建平 [2 ]
亢燕铭 [1 ]
郑志海 [2 ]
叶强 [1 ]
机构
[1]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云量; 空间分布; 季节变化; 年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5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NASA地球观测系统(EOS)"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CERES SSF Aqua MODIS Edition 1B云资料,选取我国西北地区不同气候环境条件下的4个典型地域,研究了总云量、低层云和高层云云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和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低层云量的高值区不仅分布在山脉地区,而且也分布在非山脉地区。但高层云的云量高值区只分布在山脉地区;总体来说,云量大小随地域的不同相差相当大,高层云云量年平均值的最大差异发生在祁连山区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两者相差16.4%。而总云量和低层云量年平均值在季风区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相差最大,分别可达27.6%和19.5%。季风区和祁连山区云量最大值一般都出现在夏季,天山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云量最大值一般都出现在春季,最小值则均出现在秋冬季。总的来说,3个云量参数值在3~9月较高,最低值出现在10~12月。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西北地区空中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陈勇航
    黄建平
    陈长和
    张强
    冯建东
    金宏春
    王天河
    [J]. 高原气象, 2005, (06) : 905 - 912
  • [2] 西北地区不同类型云的时空分布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陈勇航
    黄建平
    王天河
    金宏春
    葛觐铭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6) : 717 - 727+862
  • [3] 中国云气候特征的分析
    刘瑞霞
    刘玉洁
    杜秉玉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4, (04) : 468 - 476
  • [4] 利用ISCCP D2资料分析近20年全球不同云类云量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可能的影响
    丁守国
    石广玉
    赵春生
    [J]. 科学通报, 2004, (11) : 1105 - 1111
  • [5] 中国地区云的气候特征分析
    刘洪利
    朱文琴
    宜树华
    李维亮
    陈隆勋
    白立杰
    [J]. 气象学报, 2003, (04) : 466 - 473+517
  • [6] 中国西北地区云时空分布特征的初步分析
    宜树华
    刘洪利
    李维亮
    刘煜
    [J]. 气象, 2003, (01) : 7 - 11
  • [7] 青藏高原地区的总云量——地面观测、卫星反演和同化资料的对比分析
    王可丽
    江灏
    陈世强
    [J]. 高原气象, 2001, (03) : 252 - 257
  • [8] 深对流云输送对于对流层O3、NOx再分布的作用
    李冰
    刘小红
    洪钟祥
    肖辉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9, (03) : 291 - 296
  • [9] 气候系统及模式中反馈机制研究 I.概念和方法
    林朝晖
    曾庆存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1) : 2 - 15
  • [10] 青藏高原云的气候学特征
    魏丽
    钟强
    [J]. 高原气象, 1997, (01) : 11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