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芒的功能及去芒对籽粒重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陈培元
李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籽粒; 产量; 小麦; 麦类作物; 千粒重; 光合功能; 光合量; 穗轴; 穗粒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芒对籽粒发育和灌浆有显著的影响。抽穗后三天去芒,粒数和粒重都有所下降。芒属于生理功能较强的器官。它的光合量平均占整穗光合量的47.9%。对籽粒碳氮比值则看不出规律性的影响。从光合效率和抗逆性的角度讲,芒的性状值得深入研究。芒是小麦穗器官的一部分,芒的有无、长短等性状是小麦分类的依据。遗传育种工作者对于不同品种芒的性状很熟悉,但以往对芒的特性、功能及其对籽粒的影响则研究得较少。近年来,国外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表明芒的性状和功能因气候条件而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79 / 282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