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立法新探:以土地开发权为视角

被引:6
作者
刘明明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
关键词
土地立法; 土地开发权; 归属; 土地开发权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3 [土地法];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120405 ; 082802 ; 1204 ;
摘要
我国的土地立法"重义务轻权利、重政府轻市场",缺少一种产权安排。我国的民事立法采用物权法定主义,尚未对土地开发权做出规定。通过创设土地开发权,可以将农地保护的正外部性内部化,激励农民保护农地,以推动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顺利实施。赋予农民集体土地开发权,可以保障农民参与土地增值利益的公平分享和实现土地利用管理中公权与私权以及私权与私权之间的平衡。我国土地开发权制度的实现应当采用开发权移转和国家购买开发权相结合的模式,同时要植根于我国的国情实现土地开发权的本土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农地权问题 [J].
吴志攀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6) :77-83
[2]   论我国农地自然增值公平分配的全面产权观 [J].
周诚 .
中国地产市场, 2006, (08) :76-79
[3]   农民失地“补钱”不如“给权”——基于农民失地后的社会性问题分析 [J].
付景远 .
农业与技术, 2006, (02) :13-15
[4]   创建“养护者受益”环保法基本原则 [J].
张怡 .
现代法学, 2005, (06) :14-19
[5]   农地发展权的设立与权利属性 [J].
贾海波 .
中国土地, 2005, (10) :24-26
[6]   土地发展权的配置与流转 [J].
张友安 ;
陈莹 .
中国土地科学, 2005, (05) :10-14
[7]   土地发展权的法经济学分析 [J].
万磊 .
重庆社会科学, 2005, (09) :84-87
[8]   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辨析 [J].
沈卫平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5) :29-33
[9]   失地农民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J].
宋斌文 ;
樊小钢 ;
周慧文 .
调研世界, 2004, (01) :22-24+39
[10]   “三农”问题与二元结构政策 [J].
牛若峰 .
河北学刊, 2003, (04) :43-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