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高危儿肌张力异常情况的分析

被引:11
作者
黄真
席宇诚
周丛乐
姜毅
汤泽中
王素环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物理医学与康复科
[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科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高危儿; 肌张力; 早期干预; 康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3 [大脑性瘫痪];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通过对6mon以内脑性瘫痪(脑瘫)高危儿初诊时肌张力异常表现和康复治疗后转归的分析,试图为早期干预的介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55例平均月龄为(2.46±1.46)mon的脑瘫高危儿,来自新生儿或儿科ICU病房及门诊,经临床神经系统检查和发育评定,开始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将其高危病史、肌张力异常表现、康复治疗后的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早产、低出生体重、缺氧缺血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等仍是主要的高危因素。多数患儿以肌张力升高为初诊时主要表现,小婴儿常表现为角弓反张;而肌张力低和肢体颤抖可见于2mon以内患儿,并且以后可转为张力升高。这些患儿即使在康复治疗中,也有24例曾被诊断脑瘫,最终少部分遗留轻度后遗症或临界正常。以单纯踝跖屈张力高为主要表现的患儿预后较好。结论:脑瘫高危儿出现肌张力异常表现,应及时进行针对性早期康复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婴儿脑性瘫痪早期治疗的临床观察 [J].
李燕春 ;
胡莹媛 ;
刘建军 ;
吴卫红 ;
张雁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2, (05) :26-27
[2]   高危脑瘫婴幼儿早期康复的疗效与价值 [J].
石坚 ;
封志纯 ;
刘利辉 ;
李华 ;
刘燕珍 ;
刘敏 ;
谢振容 ;
李宏 ;
周细中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 (08) :17-19
[3]   高危新生儿的早期干预及脑性瘫痪的早期治疗 [J].
黄真 ;
苏伟 ;
席宇诚 ;
王素环 ;
周丛乐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2, (02) :33-35
[4]   小儿脑性瘫痪的病例对照研究 [J].
刘建蒙 ;
李松 ;
林庆 ;
赵平 ;
赵凤临 ;
洪世欣 ;
郑俊池 ;
季成叶 ;
呼和牧人 ;
李竹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9, (04) :37-39
[5]   江苏七城市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状况分析 [J].
林庆 ;
李松 ;
刘建蒙 ;
赵平 ;
赵凤临 ;
洪世欣 ;
季成叶 ;
郑俊池 ;
呼和牧人 ;
汤健芳 ;
杨晓玲 ;
周永兰 ;
韶佩云 ;
周彩萍 ;
沈泉珍 ;
徐加福 ;
李竹 .
中华儿科杂志, 1999, (01) :41-43
[6]   围产期缺氧性脑损伤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J].
周丛乐 ;
姜毅 .
中华儿童保健杂志, 1995, (01) :3-6
[7]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M].左启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