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部盆地群白垩纪海侵存在的矿物学证据及其意义

被引:8
作者
曹洁 [1 ]
张永生 [1 ]
宋天锐 [2 ]
王俊涛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黑龙江; 白垩纪; 海绿石; 自生矿物; 海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53 [白垩纪(系)]; P512.32 [湖泊、海洋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0709 ; 081803 ;
摘要
前人研究所获得的海相化石证据表明,中国黑龙江东部早白垩世早期曾发生多次规模不等的海侵,多层厚度不等的海相夹层赋存于下白垩统中。对研究区白垩纪砂岩中的海绿石、独居石、莓状黄铁矿等自生矿物的显微特征、扫描电镜背散射特征和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证实,这些特征均与典型海侵相的特征接近,说明不仅含海相化石的层位系海侵成因,含这些自生矿物的砂岩、粉砂岩的层位也受到海侵的影响,从而为黑龙江省东部盆地在白垩纪发生过海侵提供矿物学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24 / 10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铁岭组叠层石灰岩中原地海绿石的沉积学意义 [J].
周锡强 ;
李楠 ;
梁光胜 ;
李林 ;
汤冬杰 ;
付星梅 .
地质通报, 2009, 28 (07) :985-990
[2]   中元古代晚期浅海高能沉积环境中的海绿石:以天津蓟县剖面铁岭组为例 [J].
梅冥相 ;
杨锋杰 ;
高金汉 ;
孟庆芬 .
地学前缘, 2008, (04) :146-158
[3]   北京十三陵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沉积相标志及沉积环境模式 [J].
宋天锐 .
古地理学报, 2007, (05) :461-472
[4]   鸡西盆地早白垩世穆棱组海相沟鞭藻的发现及其古环境意义 [J].
杨小菊 ;
何承全 ;
黎文本 ;
朴太元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4) :1553-1556
[5]   前寒武纪沉积岩中自生独居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宋天锐 ;
和政军 ;
万渝生 ;
张巧大 ;
丁孝忠 .
沉积学报, 2003, (01) :118-124
[6]   黑龙江东部早白垩世生物地层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J].
沙金庚 .
地学前缘, 2002, (03) :95-101
[7]   黑龙江省东部鸡西盆地早白垩世滴道组的沟鞭藻类 [J].
程金辉 ;
何承全 .
古生物学报, 2001, (01) :127-133
[8]   北京十三陵元古宙大红峪组含事件信息的沉积岩研究 [J].
宋天锐 ;
和政军 ;
丁孝忠 ;
张巧大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0, (04) :323-332
[9]   黑龙江鸡西含煤盆地早白垩世生物地层研究新进展 [J].
孙革 ;
郑少林 ;
姜剑红 ;
何承全 ;
尹德顺 ;
朴太元 ;
周其道 ;
赵熙凤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9, (06) :1-3
[10]   早期成岩过程中自生海绿石的演变史 [J].
陈丽蓉 .
科学通报, 1994, (09) :829-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