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蒿培养细胞中青蒿素合成代谢的体外调节

被引:10
作者
李弘剑
张毅
郭勇
姚汝华
机构
[1] 暨南大学生物工程学系,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
关键词
黄花蒿,青蒿素,植物细胞培养,代谢调节,前体,固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D O I
10.13865/j.cnki.cjbmb.1999.03.028
中图分类号
Q944.6 [植物组织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黄花蒿培养细胞通过两步培养积累青蒿素.第1步在含有0.2~0.4mg/L6-苄基氨基嘌呤(6-BA)和3~4mg/L吲哚乙酸(IAA)的N6培养基中进行细胞的增殖培养,第2步将培养好的细胞转入含0.2~0.4mg/L6-BA和0.2~0.4mg/LIAA的改良N6培养基中进行青蒿素的合成.青蒿素的合成量为190μg/g干细胞左右.当在第2步培养中加入青蒿素合成前体青蒿酸,青蒿素合成量比仅靠激素诱导提高了3倍多.青蒿素的合成途径是植物固醇合成途径的分支途径,当在青蒿素合成过程即第2步培养中加入固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双氯苯咪唑和氯化氯胆碱处理,可使代谢向合成青蒿素的方向移动,青蒿素合成量明显提高.经200mg/L氯化氯胆碱处理2d,黄花蒿细胞合成青蒿素量为372μg/g干细胞;经20mg/L双氯苯咪唑处理4d,黄花蒿细胞合成青蒿素量为1540μg/g干细胞,比靠激素诱导提高了8倍多,与诱导脱分化细胞的黄花蒿叶中所含的青蒿素(3000μg/g干细胞)处于同一个数量级.以上结果表明:在通过植物激素调节可以合成青蒿素的黄花蒿培养细胞中,缺乏青蒿素合成前体是青蒿素合成量低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青蒿素合成的过程中通过体外调节,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青蒿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及青蒿素含量的变化 [J].
贺锡纯 ;
曾美怡 ;
李国凤 ;
梁峥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3, (01) :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