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褐稻虱翅型分化的研究
被引:39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增全
机构
: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来源
:
昆虫学报
|
1983年
/ 03期
关键词
:
翅型;
虫口密度;
稻株;
植株营养;
褐稻虱;
若虫期;
D O I
:
10.16380/j.kcxb.1983.03.005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探讨温度、湿度、光周期、虫口密度、虫龄、水稻生育期和植株营养等与褐稻虱(Nilaparvatalugens Stal)翅型分化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影响褐稻虱翅型分化的主要因素是稻株营养成分的变化,而1龄若虫期的营养好坏,是决定翅型比率的关键。其次为温度和光周期。相对湿度和若虫群集密度与褐稻虱翅型分化关系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稻株营养物质与褐飞虱翅型分化的关系
[J].
邹运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学院
邹运鼎
;
陈基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学院
陈基诚
;
王士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学院
王士槐
.
昆虫学报,
1982,
(02)
:220
-222
[2]
褐稻虱食料条件的研究
[J].
黄次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
黄次伟
;
陈福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
陈福云
;
冯炳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
冯炳灿
.
昆虫知识,
1982,
(04)
:1
-4
[3]
褐稻虱翅型分化因子的探讨
[J].
王希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王希仁
;
张灿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张灿东
.
昆虫知识,
1981,
(04)
:145
-148
[4]
水稻品种“740098”抗褐飞虱的机制
[J].
彭忠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
彭忠魁
;
唐明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
唐明远
.
昆虫学报,
1980,
(03)
:334
-337
[5]
关于杂交水稻中r—氨基丁酸等氨基酸含量与抗褐飞虱的相关性
[J].
唐明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基础部有机化学教研室
唐明远
;
罗泽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基础部有机化学教研室
罗泽民
;
彭忠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基础部有机化学教研室
彭忠魁
.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79,
(04)
:27
-30
[6]
A strain producing abundant brachypterous adults in Nilaparvata lugens (Homoptera: Delphacidae)[J] . Osamu Mochida.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 . 1975 (4)
←
1
→
共 6 条
[1]
稻株营养物质与褐飞虱翅型分化的关系
[J].
邹运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学院
邹运鼎
;
陈基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学院
陈基诚
;
王士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学院
王士槐
.
昆虫学报,
1982,
(02)
:220
-222
[2]
褐稻虱食料条件的研究
[J].
黄次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
黄次伟
;
陈福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
陈福云
;
冯炳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
冯炳灿
.
昆虫知识,
1982,
(04)
:1
-4
[3]
褐稻虱翅型分化因子的探讨
[J].
王希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王希仁
;
张灿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张灿东
.
昆虫知识,
1981,
(04)
:145
-148
[4]
水稻品种“740098”抗褐飞虱的机制
[J].
彭忠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
彭忠魁
;
唐明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
唐明远
.
昆虫学报,
1980,
(03)
:334
-337
[5]
关于杂交水稻中r—氨基丁酸等氨基酸含量与抗褐飞虱的相关性
[J].
唐明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基础部有机化学教研室
唐明远
;
罗泽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基础部有机化学教研室
罗泽民
;
彭忠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基础部有机化学教研室
彭忠魁
.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79,
(04)
:27
-30
[6]
A strain producing abundant brachypterous adults in Nilaparvata lugens (Homoptera: Delphacidae)[J] . Osamu Mochida.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 . 1975 (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