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谷子集水保水技术的生理生态效应

被引:30
作者
张德奇 [1 ]
廖允成 [1 ]
贾志宽 [1 ]
季书勤 [2 ]
马庆华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地膜覆盖; 保水剂; 生理生态效应; 光合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5 [粟(谷子、小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地膜覆盖与保水剂两种集水保水技术集成应用,观测了抽穗期不同处理谷子光合作用日变化,分析了不同集水保水技术对产量和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光合速率日变化存在“午休现象”,两种覆膜方式结合使用保水剂的处理使这种趋势有所减轻;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气孔导度以上午8:00最高。地膜覆盖与保水剂处理表现出一定的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效果,平膜方式与垄沟方式分别较露地栽培增产78.98%和60.12%,保水剂使用较不使用平均增产7.66%,季末垄膜沟植有较好的水分效应,收获后2 m土层贮水量平均较对照增加59.9 mm。
引用
收藏
页码:738 / 7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Plant production in the arid and semiardzones. Fischer R A,Turner N C. 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