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楸属种间杂交可配性与杂种优势的早期表现

被引:30
作者
李周岐
王章荣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关键词
鹅掌楸属; 可配性; 种实性状; 杂种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21 [鹅掌楸];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鹅掌楸属树科杂交可配性及杂科优势在种实性状上的表现,结果表明:(l)千粒 重和种子饱满率在父本间和母本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两个性状在不同母本间不相关(r= 0. 0071),而在不同父本间呈中度正相关(r=0. 664 7), 因此,不宜以千粒重作为比较母树间种 子品质的指标,而在研究不同父本时种子品质影响时,千粒重指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不 同交配系统间及同一交配系统内不同交配组合间杂交可配性不同,授粉结实率应作为亲本选 择的重要依据。其中,以中国马褂木为轮回亲本的正、反交回交系统和以中国马褂木为母本的 杂交系统具有较高的杂交可配性,在杂交制科时可加以利用;(3)与中国马褂木种内交配系统 (CXC)相比,种间杂交系统(CXT)发芽效率提高 70.78%、平均发芽时间缩短1d、发芽高峰 期提早3d,这些都可以看作杂种优势的早期表现形式。而 FI杂种马褂木自(近)交系统(H× H发芽效率最低、平均发芽时间最长、发芽高峰期出现最晚,则可能与近交衰退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用X射线摄影术测定马尾松种子发芽能力的研究 [J].
高捍东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 (03) :19-23
[2]   鹅掌楸的花部数量变异与结实率 [J].
黄双全 ;
郭友好 ;
吴艳 ;
刘琴 ;
张帆 ;
陈家宽 .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8, (01) :27-32
[3]   中国马褂木遗传资源的保存与杂交育种前景 [J].
王章荣 .
林业科技通讯, 1997, (09) :6-8
[4]   北美鹅掌楸和中国鹅掌楸种间杂交胚胎学 [J].
樊汝汶 ;
尤录祥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1) :1-5
[5]   中国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种间杂交的胚胎学研究 [J].
尹增芳,樊汝汶 .
林业科学研究, 1995, (06) :605-610
[6]   人工辅助授粉对鹅掌楸结籽率的影响 [J].
尤录祥,樊汝汶,邹觉新 .
江苏林业科技, 1995, (03) :12-14
[7]   鹅掌楸属植物引导组织和花粉管生长 [J].
樊汝汶,方炎明,黄金生 .
西北植物学报, 1995, (03) :219-224
[8]   鹅掌楸在中国的自然分布及其特点 [J].
郝日明,贺善安,汤诗杰,伍寿彭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5, (01) :1-6
[9]   中国鹅掌楸天然群体与人工群体的生育力 [J].
方炎明,尤录祥,樊汝汶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4, (03)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