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种箱式马铃薯排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23
作者
牛康 [1 ,2 ]
苑严伟 [2 ]
罗敏 [2 ]
刘阳春 [2 ]
吕程序 [2 ]
方宪法 [2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2]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土壤植物机器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试验; 马铃薯种植机; 链勺式排种装置; 多目标优化; 回归方法; 离散元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23.2 [播种机];
学科分类号
0828 ;
摘要
为了提高链勺式马铃薯排种装置排种性能,该研究基于离散单元法理论,使用EDEM软件建立了排种装置数值模型,在对排种过程中种薯运动规律仿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具有双层种箱结构的排种装置,以空种率和重种率为性能指标,试验研究了排种速度、种勺直径和充种高度对充种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回归方程和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双层种箱式排种装置进行了参数的优化设计,结果为:1)排种速度0.67 m/s、种勺直径48.6 mm、充种高度0.28 m时,空种率和重种率分别是3.8%和8.8%;2)排种速度0.36 m/s≤v≤0.96 m/s、种勺直径44 mm≤d≤56 mm、充种高度0.15 m≤h≤0.28 m时,空种率小于10%,重种率小于20%。种薯运动规律表明:增大高效充种区、增强种薯流动性可以有效提高充种成功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单层种箱式排种装置相比,双层种箱式排种装置空种率降低50%,重种率降低24.5%;排种速度提高92%时,仍可保证排种性能。该研究为链勺式马铃薯排种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勺式排种技术及其排种均匀性的研究分析 [J].
政东红 ;
陈伟 ;
杜文亮 ;
樊明寿 ;
刘广硕 .
农机化研究, 2016, 38 (07) :106-109
[2]   马铃薯机械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J].
吕金庆 ;
田忠恩 ;
杨颖 ;
尚琴琴 ;
吴金娥 ;
李紫辉 ;
王晓勇 .
农机化研究, 2015, (12) :258-263
[3]   小型制粒机喂料器参数优化与试验 [J].
彭飞 ;
李腾飞 ;
康宏彬 ;
张国栋 ;
孔丹丹 ;
王红英 .
农业机械学报, 2016, 47 (02) :51-58
[4]   马铃薯微型原种播种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张勇 ;
李丽霞 ;
韩宏宇 ;
杜木军 ;
窦钰程 .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 (04) :372-375
[5]   基于EDEM的离心式排种器排种性能数值模拟 [J].
廖庆喜 ;
张朋玲 ;
廖宜涛 ;
余佳佳 ;
曹秀英 .
农业机械学报, 2014, 45 (02) :109-114
[6]   基于机器视觉的马铃薯自动分级方法 [J].
周竹 ;
黄懿 ;
李小昱 ;
文东东 ;
汪成龙 ;
陶海龙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7) :178-183
[7]   基于EDEM的振动种盘中水稻种群运动规律研究 [J].
陈进 ;
周韩 ;
赵湛 ;
李耀明 ;
龚智强 .
农业机械学报, 2011, 42 (10) :79-83+100
[8]   基于EDEM的振动筛分数值模拟与分析 [J].
李洪昌 ;
李耀明 ;
唐忠 ;
徐立章 ;
赵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5) :117-121
[9]   A method to model realistic particle shape and inertia in DEM [J].
Ferellec, Jean-Francois ;
McDowell, Glenn R. .
GRANULAR MATTER, 2010, 12 (05) :459-467
[10]  
DEM simulations of the particle flow on a centrifugal fertilizer spreader.[J].P. Van Liedekerke;E. Tijskens;E. Dintwa;F. Rioual;J. Vangeyte;H. Ramon.Powder Technology.200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