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萤石成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76
作者
张兴阳 [1 ]
顾家裕 [2 ]
罗平 [1 ]
朱如凯 [1 ]
罗忠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萤石; 成因; 热液溶蚀; 喜马拉雅期;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塔中45井上奥陶统发现以萤石层为储层的特殊类型油气藏。为了明确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萤石成因及热液溶蚀储层形成时期,本文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测年、稀土元素、微量元素、激光拉曼、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硫同位素等多种分析手段,对塔中45井区及巴楚-柯坪露头区奥陶系内萤石发育段进行了热液成矿、热液溶蚀与油气成藏关系的综合研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萤石形成于晚二叠世的岩浆期后热液,并相应存在一期海西期的热液溶蚀,此次研究表明,塔中45井区及巴楚-柯坪露头区的萤石成矿流体可能为低温大气淡水循环热液。塔中45井区断裂溶扩带充填萤石形成于晚燕山-喜马拉雅期,与海西期岩浆期后热液无必然联系;巴楚-柯坪露头区风化壳溶洞充填萤石形成于海西期,萤石成矿期与海西期火山活动热事件影响期匹配关系良好。由此推断,塔中45井区萤石成矿热液溶蚀作用发生于晚燕山-喜马拉雅期。
引用
收藏
页码:2220 / 22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塔里木盆地塔中45井油藏萤石化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朱东亚
    胡文瑄
    宋玉才
    金之钧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03) : 205 - 215
  • [2]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早二叠世岩浆岩及油气成藏关系
    朱毅秀
    金之钧
    林畅松
    吕修祥
    解启来
    不详
    [J]. 石油实验地质 , 2005, (01) : 50 - 54+61
  • [3] 塔里木盆地塔中45井区碳酸盐岩储层的深部流体改造作用
    王嗣敏
    金之钧
    解启来
    [J]. 地质论评, 2004, (05) : 543 - 547
  • [4] 塔中北斜坡塔中45井奥陶系油藏成藏史浅析
    林青
    王培荣
    金晓辉
    林壬子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3) : 5 - 7
  • [5] 地质流体自然类型与成矿流体类型
    肖荣阁
    张宗恒
    陈卉泉
    张汉城
    [J]. 地学前缘, 2001, (04) : 245 - 251
  • [6] 塔里木盆地深部地质流体与油气藏的关系
    张景廉
    金之钧
    杨雷
    芮旵东
    [J].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5) : 371 - 375+1
  • [7]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萤石脉—油气叠合成藏作用——高分辨率成像测井资料提供的证据附视频
    钟广法
    马在田
    刘瑞林
    祁兴中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04) : 576 - 582
  • [8] 塔里木盆地塔中45井及柯坪西克尔萤石成因的讨论
    赵霞
    [J]. 西北地质, 2000, (03) : 5 - 8
  • [9] 盆地流体中有机组分的成矿效应
    刘建明
    叶杰
    刘家军
    谭骏
    朱和平
    [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03) : 141 - 148
  • [10] 酸性含矿热液的成因及成矿演化模式
    陈福
    [J]. 地质地球化学, 2000, (01) : 48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