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盆地巴喀油田特低渗砂岩油层裂缝分布特征

被引:12
作者
王发长
穆龙新
赵厚银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巴喀油田; 中侏罗统; 砂岩储集层; 裂缝; 网络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巴喀油田中侏罗统砂岩属特低渗透裂缝 孔隙型储集层 ,平均渗透率为 0 .3× 10 - 3μm2 ;地下基质岩块孔隙度为7.4%,渗透率为 0 .16× 10 - 3μm2 。砂岩储集层发育的主要裂缝类型有构造层理缝、正向正交缝、斜向正交缝和羽裂等 ,裂缝宽度一般为 0 .3~ 3 .2mm ,纵向切深为 0 .1~ 0 .8m ,水平延伸长度为 0 .2~ 2 .1m。裂缝以半充填为主 ,其分布受岩性、层厚和构造位置的影响 ,纵向、横向均呈带状分布 ,被裂缝切割而成的基质岩块尺寸取决于裂缝频率 ,岩块长轴方向以北西西向为主 ,与构造轴向基本一致。图 3表 4参 8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地应力对岩心渗透率伤害实验及机理分析 [J].
范学平 ;
徐向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117-119
[2]   构造应力场与低渗透油田开发 [J].
曾联波 ;
田崇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3) :3-5
[3]   台北凹陷反转构造特征与油气关系浅析 [J].
罗权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5) :25-28+119
[4]   裂缝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 [J].
穆龙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6) :78-82+104
[5]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油气运聚模式 [J].
王喜双,李鹏举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1) :9-12+83
[6]  
油气储层评价[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允诚编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