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后大鼠肾脏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6
作者
王学斌 [1 ]
杨兴易 [2 ]
林兆奋 [2 ]
赵良 [2 ]
机构
[1]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中心ICU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中心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急救科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肾脏; 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92.5 [肾功能衰竭];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CPR)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情况并研究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窒息(琥珀酰胆碱)并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5 min后开始CPR的动物模型。健康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复苏后3、61、2、244、8 h组,每组8只。采用酶法测定对照组及复苏后3、6、12、244、8 h大鼠血清中BUN、Cr的浓度;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情况;采用比色法测定肾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活力。结果复苏后3 h血清中BUN、Cr浓度开始升高,随后持续升高,至24 h达峰值。复苏后各组肾脏组织中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同时,SOD及Na+-K+-ATP酶活力显著降低(P<0.01);透射电镜下可见复苏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表现。结论心跳骤停及CPR后大鼠存在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氧自由基(OFR)介导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在复苏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是CPR后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34 / 43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复苏实验研究Utstein模式 [J].
陈尔真 .
中国急救医学, 1999, (02)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