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含油气构造的成因类型

被引:4
作者
袁秉衡
蒋笑霞
黄子齐
机构
[1]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
关键词
盆地; 大庆长垣; 地质构造; 成因类型; 油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含油气盆地,由于所处的板块构造位置不同、板块构造运动方式不同,形成了西部以挤压为主的聚敛型沉积盆地、东部的扩张型沉积盆地和中部(太行山一武陵山以西)的过渡型沉积盆地。根据含油气构造几何形态、成因机制,综合岩石圈板块运动方式,我国的含油气构造可分为两大类、六种主要类型。即沉积盖层重力滑动型——逆冲断层型、同生构造型和底辟构造型;基底控制型——张性断块型、压性断块型、扭动断块型等。各种类型中还包括若干亚类。逆冲断层构造型生长在西部盆地和中部盆地造山带的前缘;同生构造型往往发育在东部裂谷型盆地之中;底辟构造型常出现在东部裂谷盆地中;张性断块以东部地区为多见,挤压类型盆地也有;压性构造多发育在西部挤压型盆地与中部过渡型盆地之中,扭动断块在西部、中部、东部等盆地中均可发现。我国几乎具有世界上沉积盆地中的各种形式的局部构造类型,但由于具体地质构造背景不同,故其在成因、形态上有所差异。特别是我国的许多复合式盆地,由于演化中地质构造应力条件经过多次变化,因而常有中间型的构造或几种类型的混合型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9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