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匣三角嘴虫(Trigonopyxis arcula)壳体在哈尼泥炭地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10
作者
李鸿凯
陈旭
王升忠
卜兆君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匣三角嘴虫; 有壳阿米巴; 哈尼泥炭地; 古环境重建;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08.01.009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泥炭沼泽中的有壳阿米巴(testate amoebae)组合主要受水文变化的影响,由于环境指示意义明确常在泥炭古环境研究中作为古水文状况的代用指标。介绍了一种发现于哈尼泥炭地表层样品的有壳阿米巴虫小匣三角嘴虫(Trigonopyxis arcula)壳体。更为重要的是它所指示的环境意义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利用有壳阿米巴进行本区泥炭地古环境重建具有巨大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湖泊摇蚊亚化石-湖水总磷定量模型研究 [J].
张恩楼 ;
Alan Bedford ;
Richard Jones ;
沈吉 ;
王苏民 ;
唐红渠 .
科学通报, 2006, (11) :1318-1325
[2]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硅藻-总磷转换函数 [J].
董旭辉 ;
羊向东 ;
王荣 ;
潘红玺 .
湖泊科学, 2006, (01) :1-12
[3]   泥炭沉积中植硅体对环境指示的意义——以吉林敦化泥炭剖面为例 [J].
张新荣 ;
胡克 ;
介冬梅 ;
王东坡 ;
刘莉莉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6) :16-20
[4]   古温度定量重建的良好代用指标——湖泊沉积摇蚊化石记录研究进展 [J].
陈建徽 ;
陈发虎 ;
赵艳 ;
黄小忠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5) :782-788
[5]   藏南沉错钻孔硅藻组合与湖水古盐度定量恢复 [J].
羊向东 ;
王苏民 ;
沈吉 ;
C.Kamenik ;
R.Schmidt ;
朱立平 ;
李升峰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163-169
[6]   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南部植被演替的植物硅酸体记录 [J].
吕厚远 ;
刘东生 ;
吴乃琴 ;
韩家 ;
郭正堂 .
第四纪研究, 1999, (04) :336-349
[7]   植物硅酸体-气候因子转换函数及其在渭南晚冰期以来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J].
吴乃琴,吕厚远,孙湘君,郭正堂,刘嘉麒,韩家 .
第四纪研究, 1994, (03) :270-279+288-289
[8]  
Structure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Sphagnum peatlands and effect of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J] . E. A. D. Mitchell,D. Gilbert,A. Buttler,C. Amblard,P. Grosvernier,J. -M. Gobat.Microbial Ecology . 2003 (2)
[9]  
Testate amoebae as paleoindicators of surface-moisture changes on Michigan peatlands: modern ecology and hydrological calibration[J] . Robert K. Booth.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 . 2002 (3)
[10]  
Paleohydrological Records from Peat Profiles and Speleothems in Sutherland, Northwest Scotland[J] . Dan J. Charman,Chris Caseldine,Andy Baker,Ben Gearey,Jackie Hatton,Chris Proctor.Quaternary Research . 20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