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产时期小麦品种有效利用土壤潜在磷特性的鉴定

被引:18
作者
刘建中
李玉京
李滨
姚树江
李继云
李振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土壤潜在磷; 选择压力; 小麦基因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液培、土培盆栽法结合大田试验对我国不同时代陕西关中地区的小麦品种进行了有效利用土壤潜在磷特性的鉴定.结果表明:小麦有效利用土壤潜在磷的特性不是随品种的更替而呈递增或递减趋势,新、老品种中均有高效利用土壤潜在磷的基因型;含有异源基因的小麦品种对土壤潜在磷的利用能力较强;土培盆栽法是一个较能代表大田试验的筛选小麦有效利用土壤潜在磷特性的方法,而液培法的干物质重不适用于作为该特性筛选的指标;土培盆栽法中选择压力(即缺磷程度)是筛选成败的关键,3年的试验结果证明,缺磷处理中土壤有效磷在8mg/kg左右是小麦有效利用土壤潜在磷特性筛选的适宜的选择压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60 / 5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A review of phosphorus efficiency in wheat.[J].Graeme D. Batten.Plant and Soil.1992, 1
  • [2] 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新动态.[M].张福锁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
  • [3] 黄土高原区域治理与评价.[M].杨文治;余存祖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