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两委”选举中派系贿选现象研究

被引:39
作者
吴思红 [1 ]
李韬 [2 ]
机构
[1] 杭州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2] 不详
关键词
村庄派系; 选举操纵; 贿选; 制度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随着农村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村庄派系在农村社会文化网络和利益诱导的特定背景中产生,并具有政治属性。这一政治属性主要表现为村庄派系参与村"两委"的选举竞争和利益博弈,并以贿选的方式操纵选举。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村庄派系之间的力量对比均衡格局和利益博弈激发了选举的竞争性。村庄资源越丰富,派系力量对比越均衡,选举的竞争性就会越强,派系精英即竞选者越有可能利用制度上的某些缺陷通过贿选方式操纵选举,从而掌握村级权力,实现派系利益目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产生的村庄派系和贿选现象已经成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障碍。必须进一步完善村级管理制度,特别是村级项目招投标管理和村务决策制度,细化其中的运作程序,加强与其相配套的监督机制建设,防止串标和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出现,铲除派系形成的土壤。同时,加大对派系贿选行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强化对派系贿选行为的约束,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的内在逻辑
    吴思红
    [J]. 东南学术, 2010, (02) : 21 - 29
  • [2] 转型与断裂[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孙立平著, 2004
  • [3] 文化、权力与国家[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杜赞奇(PrasenjitDuara)著, 2003
  • [4] 使民主运转起来[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 2001
  • [5] 乡土中国[M]. 三联书店 , 费孝通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