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陆相断陷盆地湖平面变化曲线与层序地层学框架模式讨论
被引:10
作者:
郭建华
朱美衡
刘辰生
王明艳
机构:
[1]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3] 湖南长沙
来源:
关键词:
断陷盆地;
湖平面变化曲线;
层序地层学;
T-R旋回;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5.02.01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陆相断陷盆地形成于控凹断层长期稳定的下沉过程中,因此,湖平面的升降变化主要是受控凹断层的活动速率与活动特点、海侵及气候的控制。由于控凹断层活动的幕式性与阶段性,以及突发的海侵事件,导致湖平面升降变化轨迹为两段折线式,即快速的湖侵与缓慢的湖退。在一个湖平面升降旋回过程中,形成了下部的湖侵体系域和上部的湖退体系域,可称之为T-R旋回沉积层序。层序的边界可能是由于幕式性的构造活动所反映出的局部的沉积间断与缺失,或者是由于突发性的海侵而造成的"沉没"。很显然,这种T-R旋回层序地层学格架模式缺乏大面积的暴露而形成的型层序边界。在其内部的构成上,由于没有明显的侵蚀不整合,也难以将"低位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区分开。尤其是在湖盆萎缩或"低位期",湖水退至湖盆中心,水体较浅,很难形成"低位期"的湖底扇。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