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断陷盆地湖平面变化曲线与层序地层学框架模式讨论

被引:10
作者
郭建华
朱美衡
刘辰生
王明艳
机构
[1]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3] 湖南长沙
关键词
断陷盆地; 湖平面变化曲线; 层序地层学; T-R旋回;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5.02.01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陆相断陷盆地形成于控凹断层长期稳定的下沉过程中,因此,湖平面的升降变化主要是受控凹断层的活动速率与活动特点、海侵及气候的控制。由于控凹断层活动的幕式性与阶段性,以及突发的海侵事件,导致湖平面升降变化轨迹为两段折线式,即快速的湖侵与缓慢的湖退。在一个湖平面升降旋回过程中,形成了下部的湖侵体系域和上部的湖退体系域,可称之为T-R旋回沉积层序。层序的边界可能是由于幕式性的构造活动所反映出的局部的沉积间断与缺失,或者是由于突发性的海侵而造成的"沉没"。很显然,这种T-R旋回层序地层学格架模式缺乏大面积的暴露而形成的型层序边界。在其内部的构成上,由于没有明显的侵蚀不整合,也难以将"低位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区分开。尤其是在湖盆萎缩或"低位期",湖水退至湖盆中心,水体较浅,很难形成"低位期"的湖底扇。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从古生物和地球化学标志看东濮凹陷早第三纪的海侵事件附视频 [J].
任来义 ;
林桂芳 ;
谈玉明 ;
王德仁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20-23+31
[3]   陆相断陷湖盆T-R旋回沉积层序与研究实例 [J].
郭建华 ;
宫少波 ;
吴东胜 .
沉积学报, 1998, (01) :8-14
[4]   东濮凹陷前梨园次洼Es3(3~4)亚段沉积旋回与沉积体系 [J].
郭建华,郭成贤,翟永红,宫少波 .
石油实验地质, 1996, (04) :377-384
[5]   大型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以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为例 [J].
李思田,林畅松,解习农,杨士恭,焦养泉 .
地学前缘, 1995, (04) :133-136+148
[6]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格架概念及模式 [J].
顾家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4) :6-10+108
[7]   华北典型箕状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模式及其与油气赋存关系 [J].
魏魁生 ;
徐怀大 .
地球科学, 1993, (02) :139-149+247
[8]   陆相断陷盆地区域地震地层学方法探讨 [J].
张厚福 ;
曾洪流 ;
张万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8, (03) :231-241
[9]   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一段颗石藻类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J].
钟筱春 ;
钟石兰 ;
费轩冬 ;
聂郁胜 ;
林田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8, (02) :145-151+225
[10]   渤海沿岸及邻近地区早第三纪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J].
郝诒纯 ;
李蕙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4, (12) :74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