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狮场:一个被误解的普米族村庄——关于利益主体话语权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11
作者
朱凌飞
机构
[1] 不详
[2]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普米族; 话语权; 利益主体; 发展人类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摘要
普米族村寨玉狮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保存相对完整的民族传统文化,却至今没有一条道路,被解读为"一个拒绝道路的村庄"。围绕修路的问题,多种话语体系在这里博弈,但真正的主体——玉狮场村民的声音却被曲解、忽视。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文化变迁、利益主体、话语权等角度,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7+109 +10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构建和谐农村的必由之路: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渠道 [J].
扈兵 .
文史博览, 2006, (24) :62-64
[3]   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J].
李勤 .
当代传播, 2005, (05) :42-46
[4]   图腾崇拜与生态平衡 [J].
葛荣玲 .
语文学刊, 2005, (18) :74-76
[5]   人类学与发展 [J].
阿图罗·埃斯科瓦尔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8, (04) :54-71+5
[6]   发展理论与发展人类学 [J].
陈庆德 .
思想战线, 1998, (08) :48-53
[7]   民族学者的责任 [J].
莱维-斯特劳斯 ;
王恩庆 .
民族译丛, 1979, (04) :35-39
[8]  
没有大树的国家[M]. 法律出版社 , 冯永锋, 2008
[9]  
人类学概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庄孔韶主编, 2006
[10]  
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新词典[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庞元正,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