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疯病发病因子和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12
作者
任国兰
郑铁民
陈功友
时向阳
李军
乔振喜
孔福全
马莉莉
王莉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2] 中牟县林业局
[3] 郑州市农林局
[4] 郑州市农林局 郑州
[5] 郑州
[6] 中牟
关键词
枣疯病; 品种; 防治;
D O I
10.16445/j.cnki.1000-2340.1993.01.013
中图分类号
S436.61 [仁果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枣疯病病情与距侧柏林远近、间作物种类、树龄大小及品种等有关。距侧柏林近发病重,发病率达52.2%~90.6%;与小麦、玉米间作发病较重,为14.4%;与花生、红薯、芝麻间作发病轻,为3.6%;树龄小的(20a生以内)发病重,为42.9%,树龄大的(100a生)发病轻,为5.7%;品种之间抗病性和酶活性有显著差异,灰枣、扁核酸为感病品种,发病率为71.0%和70.0%,灵宝枣和九月青抗病,发病率为0.6%和4%,鸡心枣、广洋枣介于中间。田间防治试验证明,用“去丛灵”钻孔施药带和曲颈瓶施药法疗效显著,治愈率12.5%~25%,总有效率为50%~56.3%。采取综合措施和伐除重病株,可预防该病害的扩展蔓延。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枣疯病的研究 [J].
王祈楷 ;
徐绍华 ;
陈子文 ;
张金岐 .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01) :15-18+69
[2]   枣疯病病原体的电子显微镜研究——Ⅱ.类菌质体 [J].
陈作义 ;
沈菊英 ;
龚祖埙 ;
王焯 ;
周佩珍 ;
于保文 ;
姜秀英 .
科学通报, 1978, (12) :751-755
[3]   对枣疯病防治研究的几点建议 [J].
王清和 .
植物保护, 1963, (03) :127-127
[4]   枣瘋病的初步研究 [J].
翁心桐 ;
赵学源 ;
陈子文 .
中国农业科学, 1962, (06)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