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空间数据挖掘的MCSs移动和传播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5
作者
方兆宝
吴立新
林珲
江吉喜
过仲阳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 香港中文大学中科院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
[3]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4] 香港中文大学中科院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 北京 香港中文大学中科院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
[5] 香港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6] 广东 广州
[7] 北京
[8] 香港
[9] 北京 O
[10] 香港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11] 上海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 红外遥感; 空间数据挖掘; 相关分析法;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4.05.017
中图分类号
P407.8 [遥感图像的识别与处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98年6-8月青藏高原逐时红外遥感云图及青藏高原高分辨率有限区域数值预报值(HLAFS),运用空间数据挖掘的相关分析技术对青藏高原MCSs的移动和传播与其周围环境场中物理量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东移出高原(105°E)与其东侧在400、500hPa上的高度(H)、涡度(VOR)、散度(DIV)、水汽通量散度(IFVQ)、垂直速度(W)、指数(K)等6个物理量的特征值,以及其自身形状密切相关。这对MCSs的移动和传播这一迄今的难题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预报高原MCSs东移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强降水也很有帮助。
引用
收藏
页码:600 / 6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长江中下游致洪暴雨的多尺度条件 [J].
张顺利 ;
陶诗言 ;
张庆云 ;
卫捷 .
科学通报, 2002, (06) :467-473
[2]   夏季青藏高原上的对流云和中尺度对流系统 [J].
江吉喜 ;
范梅珠 .
大气科学, 2002, (02) :263-270
[3]   1998年长江洪水大暴雨的卫星云图分析 [J].
王立琨 ;
陶祖钰 ;
杨阳 ;
王旭 ;
马禹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87-94
[4]  
A study of circul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Asian and Indian summer monsoons with their interaction.[J].Zhu Qiangen;He Jinhai;Wang Panxing.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1986, 4
[5]  
数据仓库原理与应用.[M].邓苏等编著;张维明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