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百年海表面温度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4
作者
张锦婷
刘秦玉
武术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
关键词
海表面温度; 经验正交函数; 主模态; 年际、年代际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11 [温度];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利用100 a(1903—2002年)HadiSST的逐月资料,将全球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作为整体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分解),提取了控制各大洋SSTA的主导模态和各大洋之间的联合模态,分析了相应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研究结果表明:SSTA变化最剧烈的海区是赤道中东太平洋、西北大西洋湾流海区和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海区。热带太平洋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是主导模态并具有2~7 a周期的年际变化;SSTA变化第二主模态和第三主模态都是以大约70 a为周期的年代际变化为主的跨大洋联合模态。第二主模态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中纬度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反位相、热带太平洋与大西洋反位相的太平洋-大西洋双偶极子型分布。SSTA变化的第三模态主要呈现南北半球海洋反位相的特征,为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大洋联合模态。第四模态基本上是反映各个不同海域特有的局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模态,该模态的时间序列具有1~4 a周期的年际变化和约9 a周期的年代际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热带太平洋-南海-印度洋海面风与海面温度年际变化整体耦合的主模态 [J].
武术 ;
刘秦玉 ;
胡瑞金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521-526
[2]   热带印度洋海温的年际变化与ENSO [J].
谭言科 ;
张人禾 ;
何金海 ;
邹力 .
气象学报, 2004, (06) :831-840
[3]   热带太平洋SST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分析 [J].
余贞寿 ;
孙照渤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2) :193-199
[4]   热带大西洋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模拟 [J].
赵珊珊 ;
杨修群 ;
朱益民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 (03) :8-19
[5]   近50a全球和三大洋海温距平的时空变化特征 [J].
王晓悦 ;
钱永甫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6) :755-763
[6]   20世纪印度洋气候变率特征 [J].
周天军 ;
宇如聪 ;
李薇 ;
张学洪 .
气象学报, 2001, (03) :257-270+385
[7]  
太平洋表层海温的年代际变化[J]. 吴爱明,胡敦欣,白学志.海洋科学集刊. 2001(00)
[8]   近50年热带印度洋海温距平场的时空特征分析 [J].
晏红明 ;
肖子牛 ;
谢应齐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2) :180-188
[9]   印度洋-太平洋海温的年际、年代际异常及其对亚洲季风的影响 [J].
徐建军 ;
王东晓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3) :34-43
[10]  
气象统计原理与方法[M]. -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 胡基福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