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科学发展

被引:31
作者
邓正来
机构
[1]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社会科学; 走出去; 西方化; 学科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全球化不仅仅是一种事实,而且也是一种话语争夺的过程;因此,全球化其实是开放的,是可以根据中国的文化政治需求和国家利益予以型构的。只有树立开放性的全球化观,我们才能为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进而为影响和重构当下的全球化进程与方向作出我们的贡献。在全球化时代,实行中国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既是实施大国战略这一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中华民族"文化安全"、加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步骤;同时,对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解释则为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可能。然而,中国社会科学在学术旨趣上的"西方化倾向"和学术研究上的"学科化"倾向却严重制约着中国社会科学走出去的步伐。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根据中国"的学术判准,以"问题导向"的无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使中国社会科学真正走向世界。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开放的“全球化观”与“主体性”中国的建构 [J].
邓正来 .
河北法学, 2008, (06) :2-6
[2]   作为一种主观且可变进程的全球化——对中国法学“全球化论辩”之客观必然性预设的批判 [J].
邓正来 .
河北法学, 2008, (05) :2-14
[6]   大国文化创新与国家文化安全 [J].
王岳川 .
社会科学战线, 2008, (02) :214-230
[7]   一种以中国为根据的“全球化观”的论纲 [J].
邓正来 .
河北法学, 2008, (01) :2-8
[9]   根据中国的理想图景——自序《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J].
邓正来 .
社会科学论坛, 2005, (10) :5-17
[10]   西方多学科视野中的全球化概念考评 [J].
文军 .
国外社会科学, 2001, (03) :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