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手机依赖的测量、危害和发生机制

被引:81
作者
贺金波
陈昌润
鲍远纯
雷玉菊
机构
[1]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青少年; 手机依赖; 发生机制; 人格特质;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12.06.013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已有研究初步指出了青少年手机依赖的特征和危害,制定了多种测量工具,揭示了依赖发生的外在影响因素和内部人格特质,初步阐述了自我认同、群体规范、归属感的心理作用机制。但现有研究尚缺乏对手机这个依赖源独特性的研究,对手机依赖的定性、诊断和发生机制的研究也有待深入。
引用
收藏
页码:822 / 8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王小运
    伍安春
    [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4 (01) : 40 - 43+63
  • [2]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的关系
    刘红
    王洪礼
    [J]. 心理科学, 2011, 34 (06) : 1453 - 1457
  • [3] 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
    周喜华
    [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 24 (04) : 16 - 18+35
  • [4] 兰州市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
    宫佳奇
    任玮
    [J]. 新闻世界, 2009, (10) : 141 - 142
  • [5] 手机依赖综合征
    师建国
    [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 19 (02) : 138 - 139
  • [6] 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
    徐华
    吴玄娜
    兰彦婷
    陈英和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01) : 26 - 27
  • [7] 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
    韩登亮
    齐志斐
    [J]. 当代青年研究, 2005, (12) : 34 - 38
  • [8] GSM mobile phone radiation suppresses brain glucose metabolism
    Kwon, Myoung Soo
    Vorobyev, Victor
    Kannala, Sami
    Laine, Matti
    Rinne, Juha O.
    Toivonen, Tommi
    Johansson, Jarkko
    Teras, Mika
    Lindholm, Harri
    Alanko, Tommi
    Hamalainen, Heikki
    [J]. 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 2011, 31 (12) : 2293 - 2301
  • [9] Adolescent in-school cellphone habits: A census of rules, survey of their effectiveness, and fertility implications[J] . Mary Redmayne,Euan Smith,Michael J. Abramson.Reproductive Toxicology . 2011 (3)
  • [10] Mobile phone radiation causes changes in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 lines and the response seems to be genome- and proteome-dependent
    Nylund, Reetta
    Leszczynski, Dariusz
    [J]. PROTEOMICS, 2006, 6 (17) : 4769 - 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