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台东部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被引:28
作者
陈世悦
刘焕杰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勘探系
[2] 中国矿业大学资环工程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纪,沉积层序,沉积建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5 [石炭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北地台东部石炭—二叠纪沉积建造由5个沉积层序构成,下部DS1—DS3为陆表海型层序,DS4为过渡型层序,DS5为湖泊型层序。从早石炭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华北陆表海的海侵范围自东向西、自北而南依次发展,这一岩相古地理演化过程主要受地台北部的阴山—燕山造山带在华力西期已经开始关闭,而地台南侧的秦岭造山带在晚华力西期至印支期由东向西逐次闭合这一过程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辽东地区早石炭世晚期孢子花粉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J].
高联达,范国清 .
中国区域地质, 1995, (03) :268-271
[2]   华北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学研究的特点 [J].
陈世悦,刘焕杰 .
岩相古地理, 1994, (05) :11-20
[3]   全球地层表与中国地层表——《英汉石油技术词典》地质年表订正 [J].
顾道源 ;
徐论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3, (02) :106-117
[4]   辽东复州湾中石炭世地层兼论华北地台中石炭统的划分 [J].
汪曾荫 ;
尚冠雄 ;
张洪江 ;
路素明 ;
尚晶 .
现代地质, 1989, (02) :165-174
[5]   辽宁本溪地区本溪组下部腕足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刘发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7, (02) :121-130+154
[6]   辽东半岛南部石炭系 [J].
王敏成 ;
董洪年 .
辽宁地质, 1987, (01) :1-8
[7]   江苏贾汪煤田泉旺头灰岩的(竹蜓)类 [J].
芮琳 .
古生物学报, 1983, (02) :170-182+243
[8]  
“七五”地质科技重要成果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选集[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地质学会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