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海槽北部PC-1岩芯24ka BP以来孢粉记录的古环境信息

被引:7
作者
徐红艳 [1 ,2 ]
常凤鸣 [3 ]
罗运利 [1 ]
孙湘君 [1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4]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东海; 冲绳海槽; 孢粉学; 黑潮; 古环境; 氧同位素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冲绳海槽北部PC-1岩芯共分析了103个孢粉样品,底部校正年龄为24280calaBP,样品的时间分辨率为230a.根据孢粉百分比的变化,可划分出4个孢粉带:Ⅰ带(812~715cm,24.2~21.1calkaBP)、Ⅱ带(715~451cm,21.1~15.2calkaBP)、Ⅲ带(451~251cm,15.2~10.8calkaBP)、Ⅳ带(251~0cm,10.8~0.3calkaBP),分别对应MIS3末期、末次冰盛期、冰消期和全新世.末次冰盛期草本植物花粉占优势,孢粉沉积率较高,此时草本花粉主要来源于出露的大陆架,其上发育了以蒿属为主的草地植被,气候比较寒冷干燥;冰消期海平面开始回升,松属含量升高,草本植物花粉含量下降;全新世以木本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栗属-栲属花粉迅速增加,蕨类孢子含量升高,草本植物花粉含量锐减,孢粉沉积率降低,由于海平面回升,大陆架被淹没,此时孢粉主要来源于日本岛,九州地区生长了以栲属、栎属为主的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林,气候温暖湿润.起源于菲律宾吕宋北部至塔斯马尼亚和新西兰气候潮湿的山地林中的叶枝杉属花粉在整个岩芯中零星出现,暗示了黑潮的影响或者是较强的夏季风.草本植物与松属花粉百分比变化很好地反映了海平面的升降,松属花粉含量较高指示海平面较高.频谱分析显示存在千年尺度的准周期变化,有明显的6.8,3.8,2.2,1.6ka的周期.
引用
收藏
页码:3117 / 31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晚第四纪对马暖流的演化和变动:浮游有孔虫和氧碳同位素证据
    李铁刚
    孙荣涛
    张德玉
    刘振夏
    李青
    江波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5) : 660 - 669
  • [2] 日本的森林植被
    何飞
    [J]. 四川林业科技, 2006, (03) : 38 - 41
  • [3] 冲绳海槽末次盛冰期孢粉组合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邓韫
    郑卓
    Suc J.P.
    Berne S.
    [J]. 地球科学, 2005, (05) : 597 - 603
  • [4]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孢粉记录的植被演化及千年尺度气候事件
    罗运利
    孙湘君
    [J]. 科学通报, 2005, (07) : 691 - 697
  • [5] 2万年来我国东部海陆环境变化的不同步现象
    吕厚远
    刘振夏
    刘宝柱
    Serge Berné
    Yoshiki Saito
    李铁刚
    吴乃琴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1) : 17 - 23
  • [6] 南海北部280ka以来深海花粉记录
    孙湘君
    罗运利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0) : 846 - 853
  • [7] 冲绳海槽B-3GC钻孔柱状样花粉记录的古环境信息
    宋长青
    孙湘君
    Y. Saito
    [J]. 科学通报, 2001, (02) : 153 - 158
  • [8] 中国中全新世(6kaBP)和末次盛冰期(18kaBP)生物群区的重建
    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小组
    [J]. 植物学报, 2000, (11) : 1201 - 1209
  • [9] 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CPD)和生物群区(Biome 6000)
    孙湘君
    宋长青
    陈旭东
    [J].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4) : 94 - 98
  • [10] 黑潮主流轴近两万年来的位移
    翦知
    SaitoYoshiki
    汪品先
    李保华
    陈荣华
    [J]. 科学通报, 1998, (05) : 532 - 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