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评《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

被引:2
作者
钟远薪
机构
[1]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原生数字; 数字记忆; 书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50.7 [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跳出了传统思维和写作框架,直面当下数字环境,对数字人文领域及其新兴的方法和社会特征进行了独到、深刻的阐述,提出了可能符合未来数字人文及更广范围的人文科学发展趋势的一系列命题,同时以思想实验的方式设计了若干研究案例,并为初学者提供了"数字-人文"简明指南。文章结合数字人文的研究成果,对该书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介,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进行思考,从时代呼声、学科进化和行业发展的角度指出数字人文应拓展研究领域,关注原生数字资源和数字现代主义下的人文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抖音”里的家乡:网红城市青年地方感研究 [J].
吴玮 ;
周孟杰 .
中国青年研究, 2019, (12) :70-79
[2]   数字记忆的社会共建模式:以国外特大灾难档案网站为例 [J].
聂勇浩 ;
郑俭 ;
吴小娴 .
档案与建设, 2019, (10) :34-38
[3]   我国数字人文领域研究热点及前沿探析 [J].
邓君 ;
宋先智 ;
钟楚依 .
现代情报 , 2019, (10) :154-164
[4]   后人类境况下文学的可能未来——科幻母题、数字文学与新文化工业 [J].
王曦 .
探索与争鸣, 2019, (07) :147-156+160
[5]   台州古村落数字记忆平台建设研究——以高迁古村为例 [J].
冯惠玲 ;
梁继红 ;
马林青 .
中国档案, 2019, (05) :74-75
[6]   数字人文:观其大较 [J].
姜文涛 ;
戴安德 .
山东社会科学, 2018, (09) :44-45
[8]   方法与途径——“数字艺术史”批判 [J].
克莱尔毕夏普 ;
冯白帆 .
美术, 2018, (07) :128-131+127
[9]  
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形散神聚中的融合式发展——读《数字人文》有感[J]. 马芸馨.中国档案研究. 2018(01)
[10]   “图书馆与数字人文”国际研讨会综述 [J].
张玲 .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8, 36 (02)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