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流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兼与文化外交的比较分析

被引:15
作者
俞沂暄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人文交流; 中国对外关系; 文化外交; 社会进程; 国际关系; 国家人文形象;
D O I
10.13569/j.cnki.far.2019.05.034
中图分类号
G125 [对外文化交流]; D822 [对外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代中国的对外人文交流已经成为文化和政治领域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本文尝试对人文交流的内涵和外延、在国际关系中的意义进行初步梳理和探讨。文化外交与人文交流的关系较为密切,且易于混淆,然而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外交属于政治进程,而人文交流属于社会进程,其参与者可以遍及社会各个层面,大体可分为知识界和大众两个群体。文化外交是服务于一国对外政策的单向活动,而人文交流是目标长远的双向进程。人文交流有自身的独立属性,唯有把它看作长期的、综合性的社会进程,方能把握其在国际关系中的意义。从长远来看,人文交流通过致密而复杂的社会交往网络,有助于促进国民间的了解,减少国家间的错误知觉,为国家间关系托底,成为国家间良性互动的象征和助力,增加促进国家间关系积极发展的权威性声音,塑造国家的人文形象。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53+5 +5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文化外交:历史、现实的审视与思考 [J].
吴白乙 .
美国研究, 2016, 30 (03) :9-33+5
[2]   梅兰芳1935年访苏档案考 [J].
陈世雄 .
戏剧艺术, 2015, (02) :27-52
[3]   论文化外交 [J].
范勇鹏 .
国际安全研究, 2013, 31 (03) :21-38+155
[4]   日本的动漫外交——从文化商品到战略资源 [J].
归泳涛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2, 29 (06) :127-140
[5]   试论法国的文化外交 [J].
彭姝祎 .
欧洲研究, 2009, 27 (04) :107-122+1
[6]   解读文化外交:一种学理分析 [J].
胡文涛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7, (03) :50-58
[7]   试论文化外交 [J].
李智 .
外交学院学报, 2003, (01) :83-87
[9]   哈贝马斯和帝国主义 [J].
张汝伦 .
读书, 1999, (09) :34-42
[10]   试论利益集团在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影响——以美国对华最惠国待遇政策为例 [J].
王勇 .
美国研究, 1998, (02) :6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