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25
作者
闫俊周 [1 ,2 ]
杨祎 [3 ]
机构
[1]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学院
[2] 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3]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供给侧创新; 创新效率; 投入产出改进;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9.04.004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基于沪深A股29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BCC模型、超效率模型和回归模型对2013-2015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和投入产出改进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总效率、纯技术效率呈缓慢增长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规模效率整体水平较高,但呈缓慢下降趋势;按产业分类来看,在供给侧创新总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产业呈上升趋势,生物、新能源汽车产业呈倒V型结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呈V型结构,各产业规模效率较高,但创新总效率差异较大;政府补贴、全时研发人员人数投入冗余率较高,当年专利授予数量、市场需求增长率产出不足率较高,政府补贴、研发投入强度、全时研发人员人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政府补贴:救急还是救穷——来自亏损类公司样本的经验证据 [J].
王红建 ;
李青原 ;
刘放 .
南开管理评论, 2015, 18 (05) :42-53
[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J].
刘晖 ;
刘轶芳 ;
乔晗 ;
胡毅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5, 35 (09) :2296-2303
[3]   “三驾马车”认知框架需对接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构建——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深化探讨 [J].
贾康 ;
苏京春 .
全球化, 2015, (03) :63-69+117+132
[4]   中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提升和制造业增长 [J].
李小平 ;
周记顺 ;
王树柏 .
世界经济, 2015, 38 (02) :31-57
[5]   内部治理、内部控制与债务契约治理——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郭泽光 ;
敖小波 ;
吴秋生 .
南开管理评论, 2015, 18 (01) :45-51
[6]   经理人权力、薪酬结构与企业业绩 [J].
王新 ;
毛慧贞 ;
李彦霖 .
南开管理评论, 2015, 18 (01) :130-140
[7]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J].
黄海霞 ;
张治河 .
技术经济, 2015, 34 (01) :21-27+68
[8]   基于SFA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分析——以北京医药和信息技术产业为例 [J].
邬龙 ;
张永安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 (10) :95-102
[9]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评价研究——LED产业的实证分析 [J].
李红锦 ;
李胜会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3, (04) :75-80
[10]   市场新产品需求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拉动机制——基于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比较的实证研究 [J].
罗小芳 ;
李柏洲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 (04) :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