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控制、公司治理与地方国有公司过度投资

被引:13
作者
刘星
连军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终极控制; 激励效应; 堑壕效应; 过度投资;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1.08.014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2005~2008年中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滥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视角出发,研究地方政府作为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时,其持有的现金流权以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所内涵的公司治理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只有当地方政府持有的现金流权较大时,现金流权的"激励效应"才会显现,能够抑制公司滥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的行为;当持有的现金流权较小时,不足以发挥激励作用。(2)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表现出"堑壕效应",但是当地方政府持有的现金流权较大时,以过度投资攫取控制权私利的成本加大,这种"堑壕效应"会有所收敛。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转轨经济时期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丰富了关于政府控制下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实证文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资本投向、利益攫取与挤占效应 [J].
郝颖 ;
刘星 .
管理世界, 2009, (05) :128-144
[2]   政府干预、金字塔结构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投资 [J].
程仲鸣 ;
夏新平 ;
余明桂 .
管理世界, 2008, (09) :37-47
[3]   终极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现金持有量价值的实证研究 [J].
沈艺峰 ;
况学文 ;
聂亚娟 .
南开管理评论, 2008, (01) :15-23+38
[4]   政府控制、经理薪酬与资本投资 [J].
辛清泉 ;
林斌 ;
王彦超 .
经济研究, 2007, (08) :110-122
[5]   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所有权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王鹏 ;
周黎安 .
金融研究, 2006, (02) :88-98
[6]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4, (06) :33-40
[7]  
Ownership structure, cash flow, and capital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East Asian economies before the financial crisis[J] . K.C. John Wei,Yi Zhang.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 2008 (2)
[8]   Over-investment of free cash flow [J].
Scott Richardson .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6, 11 :159-189
[9]   Earnings and dividend informativeness when cash flow rights are separated from voting rights [J].
Francis, J ;
Schipper, K ;
Vincent, L .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2005, 39 (02) :329-360
[10]   Disentangling the incentive and entrenchment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ings [J].
Claessens, S ;
Djankov, S ;
Fan, JPH ;
Lang, LHP .
JOURNAL OF FINANCE, 2002, 57 (06) :2741-2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