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被引:4
作者
霍桂桓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与文化研究室
关键词
实践; 实践哲学; 唯理智主义; 共时性和历时性; 社会个体生成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2 [辩证唯物主义];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进行实践哲学研究并得出恰当的结论,究竟是否必须对所使用的方法论进行彻底的批判反思和创新?这种必要性不仅是存在的,而且事关这种研究的成败。这是因为研究方法的选择是由被研究对象的本性决定的,而作为被研究对象的实践与相对静止的自然物质对象有本质的不同;因此,只有通过彻底批判反思西方唯理智主义的基本立场、研究模式和方法论视角,探索并确立把被研究对象的共时性维度和历时性维度有机统一起来,社会个体生成论的研究模式和方法论视角才能对实践进行恰当的研究并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实践的主体超越性——社会个体生成论的实践哲学观概要 [J].
霍桂桓 .
哲学研究, 2005, (01) :67-75
[2]  
文化哲学论稿.[M].霍桂恒;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  
文化哲学论要.[M].霍桂桓; 著.北京出版社.2006,
[4]  
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M].宋继杰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5]  
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M].(匈)卢卡奇(Luka'cs;Georg)著;白锡?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