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南海陆缘地堑系及边缘海的演化旋回
被引:2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昭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树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善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慈流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森强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来源
:
热带海洋
|
1983年
/ 04期
关键词
:
地堑系;
优地槽;
洋壳;
陆壳;
盆地;
正地槽;
大洋型地壳;
大陆型地壳;
地质构造;
大陆边缘;
大洋边缘;
南海北部;
旋回;
海盆;
洋盆;
边缘海;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本文仅就南海地质构造和陆缘扩张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南海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 1.南海围区构造轮廓 南海西、北背靠中南半岛和华南大陆,中南半岛和华南大陆以金沙江—红河地缝合线为界,分属特提斯构造域和华夏构造域。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西太平洋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的形成及演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令智
;
施央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质系
施央申
;
马瑞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质系
马瑞士
.
地质学报,
1983,
(01)
:11
-21
[2]
珠江口盆地的构造演化与南海之形成
[J].
冯志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部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
冯志强
;
曾维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部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
曾维军
.
地质学报,
1982,
(03)
:212
-222
[3]
对南海成因问题的探讨
[J].
谢继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谢继哲
.
海洋地质研究,
1982,
(03)
:1
-10
[4]
中国东部及相邻海域中、新生代地壳演化与盆地类型附视频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文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抗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树康
.
海洋地质研究,
1982,
(01)
:1
-15
[5]
南海新生代岩石圈板块的演化和沉积分布的某些特征附视频
[J].
何廉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部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综合研究大队
何廉声
.
海洋地质研究,
1982,
(01)
:16
-23
[6]
中国南海中部和北部的重磁异常特征及其地质解释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森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祖惠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昭蜀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善谋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慈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袁恒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毅祥
.
中国科学,
1981,
(04)
:477
-486
[7]
地堑形成的力学机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文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荫槐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福臣
;
钟嘉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钟嘉猷
.
地质科学,
1981,
(01)
:1
-11
[8]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 - 科学出版社 , 黄汲清指导, 1980
←
1
→
共 8 条
[1]
西太平洋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的形成及演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令智
;
施央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质系
施央申
;
马瑞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质系
马瑞士
.
地质学报,
1983,
(01)
:11
-21
[2]
珠江口盆地的构造演化与南海之形成
[J].
冯志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部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
冯志强
;
曾维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部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
曾维军
.
地质学报,
1982,
(03)
:212
-222
[3]
对南海成因问题的探讨
[J].
谢继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谢继哲
.
海洋地质研究,
1982,
(03)
:1
-10
[4]
中国东部及相邻海域中、新生代地壳演化与盆地类型附视频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文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抗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树康
.
海洋地质研究,
1982,
(01)
:1
-15
[5]
南海新生代岩石圈板块的演化和沉积分布的某些特征附视频
[J].
何廉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部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综合研究大队
何廉声
.
海洋地质研究,
1982,
(01)
:16
-23
[6]
中国南海中部和北部的重磁异常特征及其地质解释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森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祖惠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昭蜀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善谋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慈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袁恒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毅祥
.
中国科学,
1981,
(04)
:477
-486
[7]
地堑形成的力学机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文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荫槐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福臣
;
钟嘉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钟嘉猷
.
地质科学,
1981,
(01)
:1
-11
[8]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 - 科学出版社 , 黄汲清指导, 198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