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寒武系—震旦系含气系统成藏特征及有利勘探区块

被引:49
作者
戴鸿鸣
王顺玉
王海清
黄清德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纪; 古隆起; 气田; 含油气系统; 气藏形成; 有利勘探区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加里东古隆起震旦系含气层是四川盆地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但自发现威远大气田至今已35 年,尚未找到类似的第二个大气田,究其原因,除由于震旦系含气层勘探程度较低外,还由于古隆起上油气藏形成后又遭受了不同地质作用的改造。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和方法,剖析威远大气田和资阳含气地区,指出:四川盆地寒武系—震旦系含气系统具有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基本要素和成藏过程;圈闭形成早晚及隆起幅度、储集层渗透性是影响油气聚集丰度的主要因素;喜山期形成的圈闭可聚集大范围内高—过成熟天然气和古隆起上“回返”的天然气,有利于形成大中型气田;古隆起上岩性圈闭可形成“残留型”气藏。认为有利勘探圈闭类型主要为威远式背斜圈闭和古岩溶形成的岩性圈闭,提出威北—资阳、高石梯—龙女寺、荣昌—大足以及川西区南部等4 个现实的有利勘探区块。图5 表1 参7( 戴鸿鸣摘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7 +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