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设计的方法研究

被引:40
作者
徐海根
包浩生
机构
[1] 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南京
[3] 南京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安全; 自然保护区网络; 设计;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4.0268
中图分类号
X36 [自然保护区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由于生态破坏和自然栖息地的丧失 ,造成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破碎化 .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孤立的生境岛屿 .目前以单个、孤立保护区为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应在广泛的时空尺度上保护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各组成成份 ,建立一个整体的保护网络 .根据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设计的概念 .它是综合考虑了生态、社会、经济的一种协调设计战略 ,首先从区域层次研究保护区网络的优化设计 ;其次 ,在网络的每个节点 (保护区 ) ,研究保护区的面积、形状和内部功能分区 ;最后 ,研究网络与节点的连接 (廊道 ) .自然保护区网络设计应维持生态系统的地域完整性和生态过程完整性 ,采用迭代法、整数规划方法和地理途径方法 ,为一个或多个保护目标勾画出多种保护规划蓝图 .
引用
收藏
页码:1266 / 12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J].
王根绪 ;
程国栋 ;
钱鞠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1551-1556
[2]   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J].
肖笃宁 ;
陈文波 ;
郭福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3) :354-358
[3]   丹顶鹤越冬栖息地数学模型的建立 [J].
李文军 ;
王子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6) :839-842
[4]   盐城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带设计——以丹顶鹤为目标种分析 [J].
李文军 ;
王子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6) :843-847
[5]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J].
李晓文 ;
胡远满 ;
肖笃宁 .
生态学报, 1999, (03) :111-119
[6]   集合种群动态:理论与应用 [J].
张大勇 ;
雷光春 ;
ILKKA HANKI .
生物多样性, 1999, (02) :1-10
[7]   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J].
俞孔坚 .
生态学报, 1999, (01) :10-17
[8]   景观生态结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J].
周华锋 ;
傅伯杰 .
地理科学, 1998, (05) :81-87
[9]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 [J].
俞孔坚 ;
李迪华 ;
段铁武 .
生物多样性, 1998, (03) :45-52
[10]   自然保护区学研究与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J].
邱扬 ;
张金屯 .
农村生态环境, 1997, (01) :47-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