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斑岩铜矿成矿过程的氧、锶、钕同位素证据

被引:28
作者
金章东
朱金初
李福春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斑岩铜矿; 成矿过程; 热液流体; 示踪; 氧、锶、钕同位素; 德兴;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2.04.004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德兴铜厂斑岩铜矿床成矿热液流体的来源、作用范围、时空演化及Cu在热液流体中的行为和迁移方向等重要问题 ,对采集于该矿床南部不同蚀变程度的岩石进行了氧、锶、钕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虽然与铜厂斑岩铜矿成矿过程有关的热液流体至少有 3种 ,包括高温岩浆流体、来自深部围岩的非岩浆流体和大气降水 ,但是起主导作用的是岩浆流体。钕、锶同位素在空间上的变化表明 ,在成矿流体形成及演化过程中 ,锶同位素值由斑岩体内部向围岩接触带有规律地升高 (0 .70 5→ 0 .711) ,指示了矿床是因热液流体将成矿元素从岩体内部迁移到接触带附近富集而成的 ,它符合斑岩铜矿的正岩浆模式。而钕同位素则相对稳定 ,可作为蚀变侵入体岩浆起源的示踪剂
引用
收藏
页码:341 / 3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再论德兴斑岩铜矿成矿物质来源
    金章东
    朱金初
    倪培
    李福春
    [J]. 地质论评, 2000, (03) : 255 - 262
  • [2] 德兴斑岩铜矿成矿热液来源及其演化——花岗闪长斑岩的氧同位素制约
    郭新生
    季克俭
    黄耀生
    陈江峰
    [J].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3) : 260 - 268
  • [3] 中国东南部花岗岩类Nd-Sr同位素研究
    沈渭洲
    凌洪飞
    李武显
    黄小龙
    王德滋
    [J].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1) : 3 - 5
  • [4] 江西德兴铜厂铜矿水-岩体系氢氧同位素演化
    张理刚,刘敬秀,陈振胜,于桂香
    [J]. 地质科学, 1996, (03) : 41 - 54
  • [5] 热液矿床的矿源、水源和热源及矿床分布规律[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季克俭等著, 1989
  • [6] 中国斑岩铜(钼)矿床[M]. 地质出版社 , 芮宗瑶, 1984
  • [7] Evidence for a copper-bearing fluid in magma erupted at the Valley of ten thousand smokes, Alaska[J] . Jacob B. Lowenstern.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93 (3)
  • [8] The oxygen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igneous rocks[J] . Hugh P. Taylor.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68 (1)
  • [9] 南岭地区与中生代花岗岩有关的有色及稀有金属矿床地质 .2 陈毓川,裴荣富,张宏良,等. 地质出版社 . 1989
  • [10] Nd-Sr isotopic relationship ingranitoid rocks and continental crust development: A chemicalapproach to orogenesis .2 Allegre G.J,and Othman D.B. Nature .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