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阵痛”买单——兼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多方参与制度构建

被引:43
作者
刘沛佩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律研究院
关键词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限制与突破; 标准与模式; 登记与评估; 多方参与;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1.04.007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虽然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推广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但遗憾的是,由于知识产权难以估价,加之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备和风险分散机制等配套措施的不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如履薄冰。因此,就必须从质押融资所涉各方的功能与职责入手,建立多方参与制度,通过各方的协同努力来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阵痛"开一剂良药。
引用
收藏
页码:521 / 5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进程和出路 [J].
宋伟 ;
王金金 ;
宋小燕 .
科技与法律, 2010, (02) :62-65
[2]   日本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评估 [J].
李龙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4 (04) :79-85+99
[3]   知识产权使用权能作为出资吗 [J].
傅明 .
上海国资, 2009, (09) :76-76
[4]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障碍及其克服 [J].
黎四奇 .
理论探索 , 2008, (04) :139-142
[5]   美国知识产权保险制度管窥 [J].
孙宏涛 .
知识产权, 2006, (04) :84-87
[6]  
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M].梁慧星[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