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探讨——以湖南新宁八峒瑶族“跳鼓坛”为例

被引:8
作者
蒋海军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跳鼓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传承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0 [艺术理论];
学科分类号
13 ; 1301 ;
摘要
本文对武陵山片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宁八峒瑶族"跳鼓坛"的传承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了探讨,首先阐述了保护性旅游开发在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了新宁八峒瑶族"跳鼓坛"这种独特民俗文化的历史文化源流、仪式、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和保护现状,并对其原生态的保护传承及在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开发中如何寻求利益平衡点而和谐发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双赢,提出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探索新的保护方式、加强文化传播和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等建议,以期构建适合时代发展的非遗保护新模式。希望以此为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J].
黄永林 .
文化遗产, 2013, (05) :1-12+157
[2]   新宁县麻林瑶族乡的“跳古坛” [J].
张劲松 .
民间文化论坛, 2005, (04) :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