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引诱防治星天牛研究

被引:34
作者
黄金水
何学友
叶剑雄
黄衍庆
高美玲
机构
[1]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州
[2] 泉州市林业局!泉州
[3] 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惠安
关键词
星天牛; 苦楝; 诱饵树; 化学成分; 防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63.3 [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苦楝 (Meliaazedarach)对星天牛 (Anoplophorachinensis)成虫具有较强的引诱能力 ,引诱直线距离可达2 0 0m以上 ,6~ 7月的诱虫量占整个诱虫期的 71 6 % ,星天牛在苦楝树上的取食、停歇及交配时间每次一般在2~ 7h之间 ;诱饵树以设置在通风向阳的林道旁或郁闭度较小林分的林窗中为宜 ,距寄主植物有一定距离的林缘更佳。以 5种溶剂在常温下浸泡苦楝树叶及嫩枝皮 ,用其浸提液制成滤纸和木块诱芯 ,对星天牛成虫进行引诱试验 ,以甲苯、丙酮、乙醇 3种溶剂的效果较好 ,单头次啃咬诱芯最长时间达 37min 46s,且雌虫在诱芯上表现出产卵动作 ;红外光谱仪测试及引诱效果分析认为苦楝树中具有活性的引诱成份为醇类和芳香族化合物 ;林间防治试验表明 ,在苦楝诱饵树上喷施农药毒杀星天牛时 ,以 8%绿色地雷 30 0倍液为首选 ,可每 2 5d喷药 1次 ;而用 5 0 %甲胺磷 40 0倍液、40 %氧化乐果 40 0倍液应每半个月内施药 1次为佳。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杨树天牛灾害控制的应用技术和基础研究策略 [J].
骆有庆 ;
李建光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4) :6-12
[2]   选择诱杀树种防治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的研究 [J].
李丰 ;
刘荣光 ;
宝山 ;
吴彤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4) :85-89
[3]   复叶槭挥发性物质对光肩星天牛的触角电位反应 [J].
李建光 ;
骆有庆 ;
金幼菊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4) :1-5
[4]   利用苦楝树诱杀木麻黄星天牛成虫的可行性研究——木麻黄防护林主要虫害控制技术研究之一 [J].
黄金水 ;
何学友 ;
高美玲 ;
黄海清 ;
吴坪阳 .
防护林科技, 1998, (02) :9-11+46
[5]   利用成虫取食习性防治3种杨树天牛 [J].
高瑞桐 ;
郑世锴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 (01) :46-51
[6]   光肩星天牛种群诱控树种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J].
邵强华 ;
田润民 ;
高平小 ;
邹立杰 .
内蒙古林业科技, 1997, (04) :1-2+24
[7]   桑天牛的取食引诱研究初报 [J].
张久森,张世权,高述唐,侯克伟,张继宗,周锡华,张铁柱,井香俊 .
河北林学院学报, 1996, (02) :152-155
[8]   苦楝果实植物杀虫剂的开发研究 [J].
顾静文,刘立鼎,肖忆良,谭晦如,张伊莎 .
江西科学, 1995, (03) :142-148
[9]   六种植物提取物对马尾松毛虫的抑食作用及毒性 [J].
赵博光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4, (02) :73-78
[10]   苦楝中几种杀虫有效成分对菜青虫和亚洲玉米螟的生物活性 [J].
汪文陆 ;
赵善欢 ;
韩玖 ;
徐应生 .
植物保护学报, 1992, (04) :359-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