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经济开发区社会管理的发展方向——基于社会结构的视角

被引:1
作者
金太军
机构
[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开发区; 社会管理; 社会结构; 发展方向;
D O I
10.19847/j.issn1008-2646.2014.02.001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社会结构是经济开发区社会管理的现实基础。认识和把握经济开发区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特点和规律,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开发区的社会结构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通过科学分析经济开发区的人口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劳动关系结构和社会地位结构,可以发现:经济开发区的社会管理应该重点着力于社会组织建设、社区治理、流动人口管理和劳资矛盾处理等问题,具体来讲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开发区社会管理的根本出路在于社会组织建设;二是经济开发区社会管理的依托力量来源于社区治理;三是经济开发区社会管理的突破口在于流动人口管理;四是经济开发区社会管理的唯一选择是"政企协作+三社联动"的协同治理体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39 +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 助推民政转型升级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江苏省调研报告 [J].
民政部调研组 ;
顾朝曦 .
中国社会组织, 2013, (04) :8-13
[2]   我国劳资冲突的演化过程与解决条件研究——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 [J].
王飞鹏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2, 26 (02) :21-24
[3]   “刘易斯转折点悖论”与中国户籍—土地—财税制度联动改革 [J].
陶然 ;
史晨 ;
汪晖 ;
庄谷中 .
国际经济评论, 2011, (03) :120-147+6
[4]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5]  
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鉴.[M].天津市滨海新区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6]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陆学艺;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  
网络化治理.[M].(美) 戈德史密斯;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  
长江三角洲城市年鉴.[M].长江三角洲城市年鉴编辑委员会[编];张锋主编;.方志出版社.2004,
[9]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