窟野河泥沙输移与冲淤特征分析

被引:9
作者
范念念 [1 ]
薛小妮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窟野河; 泥沙; 地貌; 相关关系; 河床; 暴雨;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10.02.001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依据实测资料,并结合流域地质、地貌特点,对窟野河泥沙输移与冲淤特征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的地质背景及地面物质组成决定了流域高产沙的特征;产沙量与汛期水量有良好的相关关系;河床有周期性的"揭河底"冲刷特征;流域内分布特征不同的暴雨产生的泥沙对黄河干流的影响明显不同,在黄土区出现暴雨的情况下黄河干流会较快做出响应;近年来窟野河水沙量有显著减少的趋势,但存在稀遇暴雨下的增沙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黄河河潼区间泥沙与洪水复杂响应分析 [J].
范念念 ;
李慧奇 ;
田苏茂 ;
马宇 .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 (03) :216-219
[2]   窟野河产沙特性分析 [J].
马文进 ;
慕明清 ;
陈鸿 ;
陈三俊 ;
苏念良 ;
杨涛 .
人民黄河, 2008, (01) :22-24+27
[3]   烧变岩地下水的形成及保水采煤新思路 [J].
范立民 ;
蒋泽泉 .
煤炭工程, 2006, (04) :40-41
[4]   陕北地区烧变岩的地质特性与工程性能分析 [J].
刘志伟 .
电力勘测设计, 2005, (02) :27-30
[5]   黄河小北干流"揭河底"冲刷对策探讨 [J].
薛选世 ;
杨忠理 ;
武芸芸 .
人民黄河, 2003, (02) :8-9
[6]   温家川站实测最大含沙量可靠性分析 [J].
薛耀文 ;
林来照 .
水文, 2000, (03) :41-43
[7]   窟野河流域暴雨侵蚀产沙研究 [J].
李占斌 ;
符素华 ;
解建仓 ;
阮本青 .
水利学报, 1998, (S1) :3-5
[8]   窟野河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J].
冯国安 .
人民黄河, 1995, (01) :23-26
[9]   窟野河暴雨洪水泥沙特性分析 [J].
范荣生,李占斌,惠养瑜 .
泥沙研究, 1994, (03) :72-81
[10]  
第六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