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实证研究

被引:14
作者
郑治伟
孟卫东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城市经济; 经济联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通过中心职能指数、可达性、城市间经济联系量引力模型等方法,对成渝经济区地级及以上16座城市的经济联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成渝经济区整合发展的思路和建议,即一级中心城市做大做强,积极培育二级中心城市,消除行政壁垒,培育川渝毗邻地区的经济增长极,打造成渝两地之间发挥中转与承接作用的中心城市,全面提高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区域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江浙沪主要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的测度分析 [J].
姜海宁 ;
陆玉麒 ;
吕国庆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6) :82-89
[2]   淮海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系与整合发展研究 [J].
沈山 ;
陆宁 ;
郭黎霞 .
工业技术经济, 2007, (03) :55-58
[3]   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 [J].
刘承良 ;
余瑞林 ;
熊剑平 ;
朱俊林 ;
张红 .
地理研究, 2007, (01) :197-209
[4]   成渝双城效应及“哑铃共同体”模式探析 [J].
何跃 ;
曾智洪 .
高等建筑教育, 2005, (03) :83-86
[5]   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李平华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3) :69-78
[6]   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 [J].
李国平 ;
王立明 ;
杨开忠 .
经济地理, 2001, (01) :33-37
[7]   甘肃与毗邻省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 [J].
牛慧恩 ;
孟庆民 ;
胡其昌 ;
陈延诚 .
经济地理, 1998, (03) :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