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业内贸易的测量与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

被引:4
作者
王云飞
朱钟棣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水平; 垂直; 跨国家; 跨行业;
D O I
10.16314/j.cnki.31-2074/f.2005.04.010
中图分类号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产业内贸易可以分为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文章应用克鲁勃和洛德提出的GLIIT指数,对我国自1992年到2003年总产业内贸易、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跨国家、跨行业的计算。文章中的行业划分主要依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第三版(SITC,Rev.3)的划分。计算结果发现不论是跨国家还是跨行业产业内贸易,我国主要是垂直产业内贸易,平均占到总产业内贸易的70%以上;另外我国跨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总体有上升趋势,波动比较小,但跨行业产业内贸易波动比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日贸易中工业制品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类型 [J].
汪斌 ;
邓艳梅 .
世界经济, 2003, (04) :21-25+80
[2]   从中日电机电器产业内贸易看两国分工的趋势 [J].
傅钧文 ;
李梁 .
世界经济研究, 2003, (04) :57-62
[3]   对中国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经验研究 [J].
马剑飞 ;
朱红磊 ;
许罗丹 .
世界经济, 2002, (09) :22-26+80
[4]   中韩贸易结构分析 [J].
李准晔 ;
金洪起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2) :47-54
[5]   中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与成因分析 [J].
徐娅玮 .
国际贸易问题, 2001, (12) :29-30
[6]   我国工业产品外贸优势变化及入世后的战略选择 [J].
潘文卿 ;
张伟 .
中国工业经济, 2001, (06) :52-58
[7]   论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与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 [J].
赖瑾瑜 .
国际贸易问题, 2001, (06) :24-28
[8]   遵循动态比较优势——中美两国产业内贸易对比实证分析 [J].
岳昌君 .
国际贸易, 2000, (03) :26-28
[9]   中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J].
周弋 ;
任若恩 .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99, (06) :32-35
[10]   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其验证 [J].
李俊 .
财贸经济, 1998, (09)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