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34
作者
巫志龙 [1 ]
周成军 [1 ]
周新年 [1 ]
郑群瑞 [2 ]
陈辉荣 [1 ]
李智丰 [1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
[2] 福建省万木林自然保护区
关键词
杉阔混交人工林; 空间结构;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13.05.013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选择以杉木和木荷为优势树种的中亚热带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结合树种组成Ⅰ和Ⅱ,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结构参数,分析了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优势树种杉木和木荷以弱度混交和中度混交为主,林分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45和0.52,树种空间配置较简单,林分树种混交程度较低;杉木、木荷和苦槠大小比数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大小比数在0.5左右;其余树种大小分化明显,平均大小比数在0 0.88之间,既有占优势的树种(泡桐、马尾松和丝栗栲),也有受压的树种(柯木、漆树、枫香、青冈和虎皮楠),林分平均大小比数分别为0.50和0.52,处于中庸生长状态,乔木层树种不稳定;在角尺度研究中,相对空间结构单元而言,林木水平分布存在波动性变化,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549 9和0.536 4。这些林分空间结构信息可为指导杉阔混交人工林合理择伐经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合理择伐经营进行林分结构调整,提高林分质量,优化林分空间结构,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609 / 6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天然林不同强度择伐后林分空间结构变化动态 [J].
陈辉荣 ;
周新年 ;
蔡瑞添 ;
胡喜生 ;
巫志龙 ;
周成军 .
植物科学学报, 2012, 30 (03) :230-237
[2]   山地人工林择伐技术研究进展 [J].
周新年 ;
陈辉荣 ;
巫志龙 ;
胡喜生 ;
周成军 ;
郑端生 .
山地学报, 2012, 30 (01) :121-126
[3]   永寿县刺槐人工林空间结构研究 [J].
倪静 ;
宋西德 ;
张永 ;
郭琳 ;
张静伟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25 (03) :24-27
[4]   南京郊区典型人工林分空间结构及间伐响应 [J].
黄利斌 ;
蒋春 ;
王磊 .
江苏林业科技, 2010, 37 (02) :1-6
[5]   不同恢复类型木荷马尾松林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J].
程煜 ;
陈灿 ;
洪伟 ;
吴承祯 ;
杨细明 ;
范海兰 .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5) :448-452
[6]   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刺槐人工林空间结构分析 [J].
刘彦 ;
余新晓 ;
岳永杰 ;
甘敬 ;
王小平 ;
李金海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05) :25-28
[7]   北京八达岭油松人工林结构分析 [J].
宁杨翠 ;
郑小贤 ;
梁雨 ;
刘姗 .
林业科技开发, 2008, (01) :47-49
[8]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 [J].
惠刚盈 ;
李丽 ;
赵中华 ;
党普兴 .
生态学报, 2007, (11) :4717-4728
[9]   柳杉纯林改造后林分空间结构变化预测 [J].
郝云庆 ;
王金锡 ;
王启和 ;
孙鹏 ;
蒲春林 .
林业科学, 2006, (08) :8-13
[10]   松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J].
郑丽凤 ;
周新年 ;
江希钿 ;
官印生 ;
杨荣耀 ;
巫志龙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6, (04) :27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