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变模型的城乡结合部科学发展机理与策略研究

被引:8
作者
孙世民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 泰安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科学发展观; 熵流; 耗散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城乡结合部既是实现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沿阵地,又是问题最多、矛盾最突出的地带。为加快城乡结合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把城乡结合部作为一个可管理的整体系统,依据耗散结构理论中的熵变模型,剖析了城乡结合部科学发展的机理、途径与策略。研究表明:城乡结合部科学发展是一个总熵变逐步减少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增加负熵流、减少正熵流,以提高发展能力、增加发展机会、弱化外部威胁。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6+1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顾朝林等 著.科学出版社.1995,
[2]  
系统科学原理.[M].苗东升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3]  
大城市边缘区的形成演变机理及发展策略研究.[D].李世峰.中国农业大学.2005, 05
[4]   试论学习型城市社区的创建 [J].
杨学芬 .
理论月刊 , 2004, (01) :108-109
[5]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问题的战略性思考 [J].
李世峰 ;
白人朴 ;
不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3, (04) :248-251
[6]   北京城市竞争力及其全球竞争战略 [J].
倪鹏飞 .
前线, 2003, (06) :40-42
[7]   城乡结合部的问题与对策 [J].
付加锋 ;
宋玉祥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2, (03) :6-8
[8]   企业耗散结构模型分析 [J].
刘兴国 .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1, (03) :33-36
[9]  
利用耗散结构中的熵变计算探讨城镇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J].吴雷;许秀英;陈俊良.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 02
[10]  
利用耗散结构中的熵变计算探讨城镇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J].吴雷;许秀英;陈俊良.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