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信息化发展空间格局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9
作者
宋周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信息化发展指数; 空间格局; 数字鸿沟;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对全球的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空间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尤其值得地理学家关注的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尤其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空间不均衡分布(即所谓的"数字鸿沟"),这将影响社会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信息时代,良好的区位意味着可接近、快速沟通与高收益的网络,即高信息化发展水平。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全球154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并计算洲际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变差系数CV,系统研究世界信息化发展进程、空间格局及存在的数字鸿沟。另外,还分析并揭示了我国信息化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期对中国信息化发展提出政策和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6+63 +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信息技术对中国服装企业空间组织的影响 [J].
宋周莺 ;
丁疆辉 ;
刘卫东 ;
刘毅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435-444
[2]   中国现实地理空间与虚拟网络空间的比较 [J].
路紫 ;
匙芳 ;
王然 ;
韩冰 ;
吴士锋 ;
韩瑞玲 .
地理科学, 2008, (05) :601-606
[3]  
The death of geography,the rise of anonymity,and the internet. BATES,STEPHEN. American Enterprise . 1996
[4]  
Who’’s up? Global Interpersonal Accessibility. A. Harvey,P. Macnab. Information, Place and Cyberspace:Issues in Accessibility . 2000
[5]  
Geography and technology. Wilbanks T J. Geography and Technology . 2004
[6]  
Measur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11.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 2011
[7]  
网络社会的崛起[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 2001
[8]   城市的网络优势——中国互联网骨干网络结构与节点可达性分析 [J].
汪明峰 ;
宁越敏 .
地理研究, 2006, (02) :193-203
[9]   论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及其潜在空间影响 [J].
刘卫东 .
地理研究, 2002, (03) :347-356
[10]  
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M]. 商务印书馆 , (英)高登·克拉克(GordonL.Clark),(美)马瑞兰·费尔德曼(MaryannP.Feldman),(加)默瑞克·格特勒(MericS.Gertler)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