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时期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变迁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于春英
机构
[1] 吉林师范大学东北史地研究中心
关键词
伪满时期; 东北; 粮食生产; 大豆; 水稻; 种植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内容,在社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殖民地的东北,由于日本武装占领所造成的政治上的动荡局面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日伪为掠夺粮食而实行的农业生产统制和"粮谷出荷"政策,使东北粮食生产长期停滞以至下降,各种粮食作物的生产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大豆生产严重衰退,水稻畸形发展,高粱维持原有水平,玉米增产,小麦长期减产;商品经济作物衰退,自然经济作物发展,粮食种植结构发生变化。东北粮食生产全面走向殖民地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近七十余年来东北地区种植结构变化研究 [J].
杨光震 .
中国农史, 1985, (01) :12-21
[2]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M]. 三联书店 , 章有义编, 1957
[3]  
东北经济小丛书. 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研究组. 京华印书局 . 1948
[4]  
‘满洲‘农村现状及其对策. 郭有义译. 天津《益世报》 . 1935
[5]  
亟待解决之满洲农业问题. 铃木小兵卫. 钱业月报 . 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