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质背景地热系统水-岩作用下温泉水的地球化学特征——以重庆市温塘峡背斜温泉、滇东小江断裂带温泉为例

被引:15
作者
杨雷
肖琼
沈立成
伍坤宇
机构
[1]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温泉; 水文地球化学; 温塘峡背斜; 小江断裂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3 [水文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本文以重庆市温塘峡背斜和滇东小江断裂带出露温泉为例,探讨了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研究发现,由于地质背景条件基本相同,温塘峡背斜出露的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比较接近,水化学类型为SO4-Ca(Mg)型,而小江断裂带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差异较大,泉水水化学类型主要有HCO3-Na型(YN1)、HCO3-Ca型(YN2)、SO4-Ca(Mg)型(YN3和YN5)和SO4-HCO3-Ca-Na型(YN4),这与各泉点所处地质背景条件不同有很大关系。此外,通过对Na-K-Mg和Na-K-Mg-Ca图解模型的解读得出,所有样品均未达到水-岩平衡,仅有YN1泉点样品接近完全平衡线,表明YN1接近水-岩作用平衡状态,并由上述图解模型估算得到YN1点热储温度大概为100~120℃,与运用SiO2温标计算的热储温度(133~139℃)相差不大。此外,水化学特征和Na-K-Mg-Ca图解分析也表明,YN2与温塘峡背斜温泉水-岩作用过程比较相似。
引用
收藏
页码:209 / 2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利用δ18O和δ34S示踪重庆都市圈地下热水循环过程 [J].
肖琼 ;
沈立成 ;
袁道先 ;
杨雷 ;
陈展图 ;
汪智军 .
重庆大学学报, 2011, 34 (05) :87-92
[2]   应用地热温标估算地下热储温度 [J].
王莹 ;
周训 ;
于湲 ;
柳春晖 ;
周海燕 .
现代地质, 2007, (04) :605-612
[3]   基于矩形图的天然水化学分类和水化学规律研究 [J].
孙亚乔 ;
钱会 ;
张黎 ;
张钦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7, (01) :75-79
[4]   重庆地下热水径流特征研究 [J].
罗云菊 ;
刘东燕 ;
许模 .
地球与环境, 2006, (01) :49-54
[5]   滇东主要断裂带温泉CO2成因浅析 [J].
赵珂 ;
姜光辉 ;
杨琰 ;
刘德深 ;
刘玉 ;
王丽丽 .
地球与环境, 2005, (02) :11-15
[6]   北京城区地热田某地热井热水地球化学研究 [J].
刘久荣 ;
潘小平 ;
杨亚军 ;
王小玲 ;
柳志国 ;
张立和 ;
郑克棪 .
现代地质, 2002, (03) :318-321
[7]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三版) [J].
胡圣标 ;
何丽娟 ;
汪集旸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5) :611-626
[8]   小江断裂带第三纪走滑断陷盆地的充填层序特征 [J].
朱炎铭 ;
邵震杰 ;
任文忠 ;
张强 .
沉积学报, 2001, (01) :37-42
[9]   地热CO2-水-碳酸盐岩系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CO2来源──以四川黄龙沟、康定和云南中甸下给为例 [J].
刘再华 ;
袁道先 ;
何师意 ;
张美良 ;
张加桂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2) :209-214
[10]   咸阳市区地下热水化学特征 [J].
刘文辉 ;
胡雪生 ;
邢宪生 .
陕西地质, 1999, (02) :49-56